162,奖励就是……(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不知道院长对于《背影》这篇文章有何看法?”王昀暄过滤掉心中的小心思,问道。

        听到王昀暄的问话,吴连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缓缓道

        “之前小李给我看这篇文章的时候,看完后,我以为是出自某位名家之手,但小李告诉我这篇文章是你写的,这让我有些惊讶。

        我认为《背影》已经有在夏海大学报上发表的资格了。”

        听到吴连城说《背影》有资格在夏海大学报上发表,王昀暄没有感到意外。因为这篇文章确实有资格在夏海大学报上发表!

        别说夏海日报,连在华国最知名的人民文学报发表,资格也是足够的。

        同时,王昀暄也想听一听吴连城对他的看法。

        “院长可否对《背影》点评一二?”

        吴连城看着王昀暄,沉思片刻,缓缓道

        “父亲的背影,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很熟悉。小时候,我们大老远的看见父亲的背影,就能够认出自己的父亲。

        但是,却很少有人以背影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话间,吴连城看了一眼十分认真听的王昀暄,点头继续道

        “《背影》这篇文章不施浓墨,不用重彩,只是白描。

        文章中的“我”描述了当时父亲的穿着打扮和体态动作,特别着重描绘了过铁道的情景。

        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

        文章中没有什么形容的笔墨去描写父亲,也不去渲染什么场景,只用了极朴实的文字,却生动地勾画了父亲的形象。

        乍看似“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起笔似觉平淡,实际上却在平淡中显露新奇。

        为什么“我”最不能忘记的不是父亲的音容笑貌,而是他的“背影”呢?

        这完美的造成了悬念,使读者急于要追读下去,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的追叙。

        文中的“我”怀着沉重的心情,从京都赶到徐州跟父亲一起奔丧,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才不禁潸然泪下。

        ……

        所以,王昀暄同学,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你爸爸妈妈,叔叔伯伯那一代的故事吧!”

        吴连城足足说了十多分钟,才停息下来,问道。

        评论完,他心中不禁有些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啊!他们是真的老了。

        王昀暄听完,十分赞同的点了点头,道

        “院长,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古人诚不欺我。

        这篇文章正是我伯伯给我讲述的他们年代的故事,上次我有所感悟,就在纸上写了出来。”

        “王昀暄同学,油嘴滑舌是文人的大忌,下不为例。”吴连城眉头微皱,道。

        “知道了,院长。”王昀暄愣了一下。

        “小王,老师就是和你开开玩笑,你……”李修见状,笑着道。

        “你什么你!你也一样,以后别在我面前油嘴滑舌,否则别和别人说你是我的学生。”吴连城严肃的打断李修的话。

        李修有些不明所以,王昀暄来之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变脸了。

        “王昀暄同学,你能够写出这篇文章,加上你上学期的表现,已经足以证明你文采斐然,文学功底深厚,说明你将来必成大器。

        不过记住,你切不可恃才傲物,做一些有损声誉的事情。”吴连城训斥完李修后,对着王昀暄道。

        听见吴连城十分严肃的告诫,让王昀暄有些不解,同时心中还有几分感谢。

        “院长,我知道了。”王昀暄再次道。

        “嗯,这些话由我这个老头子说出来,听起来是有些别扭了,你能听进去最好了。

        最后,我们聊一聊昨天交流会的事情吧。”

        听见吴连城终于提起文化交流活动,王昀暄不禁面露几分莫名的期待。

        只听吴连城接着道“王昀暄同学,昨天你力挽狂澜,战败华清大学剩下的两名学生。

        虽然学院没有什么奖励,但是我相信当时在场的所有同学都会记住你的壮举。”

        王昀暄脸上的期待戛然而止。

        没什么奖励?!

        “院长,那你叫我来……”

        “小王,老师觉得对于昨天的那个命题,你的看法很不错,可以说说你昨天还没有说完的看法吗?”边上的李修解释道。

        “哦。”

        王昀暄心中叹息了一句,开始说他另外的看法。

        十多分钟后。

        李修眼中皆是震撼。

        王昀暄的想法可以说是面面俱,十分严谨。

        李修终于明白孙鹏飞为什么会输给王昀暄,这一刻,李修觉得孙鹏飞输得不冤。

        因为,王昀暄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辩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