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风云之十二:真真假假(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进入十一月份以后,李安国突然答应了陈永福的请降。

        取得凉州大捷后,安国军并没有趁势进军甘州、瓜州等地,只是继续让刚阿泰镇守凉州,又将凉州与宁夏镇之间原本属于蒙古部落的地区,前明一开始设置了松山堡附近,也就是后世的白银地区占了下来,这样一来就将河西与宁夏完全隔开了。

        凉州与关中相距千里,中间又隔着陇右,安国军占据陇右后清丈田亩、编户齐民,已经牢牢地建立了有效的统治,凉州的战事肯定有不少漏网的,不过想要将消息传到关中、宁夏一带却力有未逮。

        彼等想要从陇右穿过不可能一路骑着马按照“八百里加急”的方式行进,只能步行,去往宁夏、河套倒是可以,从沙漠南缘先到贺兰山,再过黄河便可。

        不过安国军占据了松山堡附近后,彼等这一路线也断绝了,只能从凉州北边的白亭海绕道到河套。

        而在甘州的僧格余部得知凉州战事的消息后,哪儿还理会满清的,赶紧回瓜沙二州,将消息传递给巴图尔大汗才是正经,以准格尔部的惨状,巴图尔也不可能在天山南北全部动员,为他最得意的儿子报仇,紧守哈密、高昌以及达坂城天险,护卫住自己的基本盘才是上策。

        好在此次巴图尔只派出了自己绰罗斯部的一万骑,其余的多半是卫拉特四部中的另外三部以及依附于自己的其它部落,自己的根本虽然死伤惨重,不过并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此时他在北面、西面还有防卫咄咄逼人的罗斯人,已经没有余力东顾了。

        李安国带着剩余的一万骑、三千重甲骑兵、三千亲卫骑兵、贺小石的两万近卫军、陈友龙的两万山地营出发了。

        按说以这样的兵力想要在关中地带与鞑子决战似乎不妥,不过此时他已经得知吴三桂的两员大将王屏藩、高得杰各领万人到了平凉与巩昌府的交界处,他也只能见招拆招,安排贺云龙部前去会宁、通渭、清水一线防卫。

        左光先部已经调到了新占据的凉州地区,剩下的堵正明部还有遮护偌大的临洮府、洮州、巩昌府,实在是不能再抽调兵力了。

        当然了,他不是没有后手,此处暂时不说。

        就这四万六千人,战力也颇为不俗,想要一口气将它吞掉,放眼天下,能做到的势力并不多。

        李安国答应陈永福的请求,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敌人隐藏的实力此时已经已经露了出来。

        其一,鞑子这次几乎是倾巢而出,彼等从京畿一带抽调了三万精锐骑兵南下,全部是真鞑子,由郑亲王济尔哈朗指挥,同时汇集了如今满清王室最“知兵”的两位大将——代表正红旗代善系的勒克德浑,以及代表正蓝旗的阿巴泰系的岳乐。

        勒克德浑是代善的孙子,今年三十出头,岳乐今年才二十六岁,是阿巴泰的第四子,几次与安国军大战之后,满清善战之将大为凋零,加上多铎又“英年早逝”,剩下来能拿出手的也就是济尔哈朗、勒克德浑、博洛、岳乐了。

        博洛如今要镇守辽阳旅顺一线,轻易不能抽调,于是就将岳乐派了出来。

        同时济尔哈朗还让自己的老二,最为知兵的济度也带上了。

        济度,今年才十八岁。

        另外,开国名将的后代,尚有谭泰、陈泰、索海三人,都是四十左右、久历行伍的老将,分别实际掌管这三万精骑,其中陈泰跟着岳乐,谭泰跟着勒克德浑,索海跟着济尔哈朗。

        谭泰,正黄旗,是开国五大臣之一的扬古利的幼弟;陈泰,镶黄旗,是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之孙;索海,镶黄旗,是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的第六子。

        加上目前宗室中最有威望和实力的济尔哈朗,可以说满清宗室、勋贵中能打仗的大部分人都来到了西安。

        跟着济尔哈朗过来的还有李率泰带领的汉军旗两万人,也是最精锐的两万人,配置了从荷兰人那里买来的西式火铳和火炮,还有大量的散弹,是满清这几年花费巨资打就的精锐。

        这两万人分别由李率泰、佟图赖、石廷柱三人统领,也算是汉军旗最精锐的力量。

        李率泰的弟弟刚阿泰投降安国军的事清廷自然也知晓了,不过查清楚原委以及为了笼络李率泰(李率泰是清廷的驸马爷,),福临决定继续信任李率泰,让他统领这两万乌真超哈营,当然了,以佟图赖、石廷柱分其兵力也是应有之意。

        当然了,清廷也知道,仅靠这三万骑兵,两万步军,还不一定是安国军的对手,彼等得知李安国在陇右之后,又在江北三王麾下秘密抽调了三万精锐,分别由孙龙、徐尔显、徐得功指挥,此三人都是在东江军时就跟着孔有德、尚可喜、耿忠明的大将,由秘密北上的孔有德统一指挥。

        加上从河南过来的续顺公沈志祥部一万人,加上吴三桂的五千骑,济尔哈朗能动用的机动兵力高达近十万,如此实力,连以前多铎、阿济格分领两路大军南下时也比不上,何况还有吴三桂布置在平凉、宁夏一线的两万精锐。

        此时,在京畿附近的真满洲骑兵只有一万了,汉军旗精锐也只有万余,其它的全部是投降明军组成的绿营,这两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