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自相矛盾(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房俊哂笑一声,不以为然道:“那又怨得谁来呢?深入空门自应六根皆断、四大皆空,偏要贪婪俗世坠入红尘将身上的袈裟染满尘埃,最后拂拭不去、尘垢封心

        却又怨天尤人,真是何苦来哉。”

        所以现在的佛门其实是割裂的,少部分人将“佛性”作为真理,视其为毕生追求的真谛,而大部分人则只是将“佛”当做一种手段、一个工具,以之牟利。

        双方被视为一体,实则截然不同。当佛门开始贪恋俗世的权力就意味着已经背离了“佛”之初衷,而这个所谓的“佛”早已被利欲熏心之辈借用为攫取俗世权力的工具,他们信的不是“佛”,不是

        “出世”,而是繁华喧嚣的红尘凡世。玄奘默然片刻,摇摇头:“佛性在于‘悟’,而‘悟’之根源在于‘知’,连佛性是什么都不知道,‘悟’又何从谈起呢?所以并不是人人信佛便可人人得窥大道,所谓‘

        佛在心中’‘人皆可佛’其实不过是虚妄之言罢了,佛说众生平等,实则不然。”他看着房俊澄澈的目光有些深邃,语气悠然:“有些人生而知之,有些人鲁钝笨拙,有些人一心向善,有些人作恶多端,人与人是不同的,所以有些人可以潜

        心静修以问大道,他的精神层次超越了对于俗世一切之追求,而有些人却只能在红尘俗世之间打滚受尽磨难却不得脱身。佛渡众生,但只渡有缘之人。”

        谁是有缘之人?

        自然是那些精通佛法有大宏愿之人。

        余者自然便是无缘之人。

        无缘之人怎么办?

        只能在红尘烂泥之中轮回往复、与牲畜无异。但佛性本善,不仅渡有缘之人,也不应歧视无缘之人,所以有缘之人站在清静之处研悟佛法进窥大道,无缘之人可用一切方法追逐名利、聚敛钱帛,无可厚

        非。

        房俊奇道:“大师自己深受烦扰佛心已乱,怎地反而觉得那些俗人没错?”玄奘道:“贫僧是人不是佛,心烦乃是一时之感悟,遇到旧友倾吐一番心神舒畅,并无不可。可那些无缘之人蝇营狗苟亦是其自行为之,并无不对之处。贫僧

        心烦与那些人钻营两者之间皆可并存,有什么不对?”

        房俊琢磨一下才明白玄奘的意思:我烦我自己的,但他们所做都是在他们的立场应该做的,我不会因为我心烦便强制他们不去做他们应该做的……

        房俊自觉境界浅薄,不明白玄奘这种思维与鸵鸟有何分别,只能感叹一句不愧是高僧,与正常人就是不一样。

        “大师眼界开阔、心胸豁达,既然深明其中之原因却又为何为他人而烦扰呢?”“贫僧已然说了只是个凡人而已,又不是大自在境界圆满的佛陀,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自然都得尝遍,不过贫僧之境界正在提升,或许终有一日能臻

        达大慈悲之境。”

        房俊是不懂佛法的,大乘也好、小乘也罢,他甚至不知其中之具体区别,但他觉得似乎其中逻辑似乎难以自圆其说。

        譬如玄奘口中的大慈悲之境是什么?是“生出大慈悲心,视众生皆苦,发愿普渡众生”,可既然是“发愿”,就是“有所求”,既是“有所求”,自然就有“求不得”,有“求不得”,那么“怨憎会”“爱别

        离”等等就会接踵而来、难以摆脱。

        一边说“佛性空无”,一边又有“大慈悲心”,岂不是自相矛盾?

        ……岑长倩踏入寺门,悠扬的钟声停止,场院上做晚课的僧人纷纷起身离去,人头攒动摩肩擦踵,虽然尽皆肃然无声,但如此之多的僧人汇聚一处没有了往昔肃

        穆庄严之虔诚,多了几分忙碌杂乱之庸俗。

        看着匆匆赶来迎接的知客和尚,岑长倩问道:“现下寺中僧侣几何?”知客和尚见岑长倩身后带着一队精兵却不敢拦阻,有些愁眉苦脸:“已然超过三千之数,另外还有各地的香客入住,寺内各处房舍无有空闲,本寺子弟甚至不

        得不让出房舍去柴房暂住,以往每年各种节日盛会的时候亦是人满为患却可以安置去城内别处寺院暂居,可现在整个关中的寺院都无有空闲,奈何奈何。”佛门讲究的是清静自持、与世无争,更愿意以放贷、租赁等等手段坐着收钱,接受香客的香油钱反倒不是最重要的收入。虽然人活于世离不开钱,可是当下

        &nnbsp;        这种人满为患的气氛却是佛门不喜欢的,这哪里还是天下第一的佛寺?简直比东西两市还热闹。

        关键是人一多成份就复杂,总是会搞出一些麻烦令人焦头烂额……岑长倩负手而行,至山门内止步,淡然道:“方才被指认猥亵的僧人在何处?劳烦和尚将其交出,我要带回去详细审理,尽快了结这件事,也能还给贵寺一个

        清白。”

        知客和尚面色为难:“非是贫僧搪塞,但想要带走本寺僧人必须首座点头才行。”“金吾卫奉皇命节制京城,无论事涉何人皆有执法权,大慈恩寺难道可以不尊皇命、无视大唐律法?金吾卫拿人,谁也阻止不了。不过大慈恩寺乃是皇家寺院

        ,必要的体面可以给一些,你自去请示便是,不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