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太原与燕云之变(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第六章,太原与燕云之变

        王帅接管了察哥军团的兵权,仍旧采取太原的方式,把大地主的土地分给佃农,并父子兄弟抽一建立汉军,迅速扩大的壹万人的队伍。

        大名府周边的汉人仍仇恨金人和夏人,然而分田地和来招收他们的士兵是汉人,这化解了一些东西。

        他们被残酷的手段训练,服从命令和刺杀。

        当瘟疫爆发到了最严厉的时候,汉军千夫长、百夫长、五人长接到命令,为了防止瘟疫扩散到整个河北,汉军军团用消过毒的面巾包脸,持竹枪和刀进入大名府,封锁城门,开始逐个军营杀戮西夏军团。

        从开始胆小被杀过人的汉军逼着下手,到杀红了眼,这些人想起金兵的残酷,妻女的凌辱,杀戮自动蔓延。

        一天之后,察哥军团不复存在。

        王帅封锁消息,在医疗营里甄别非六大部族的人进行清除,在太原府和河北进行土改,杀戮士绅。并以察哥军团的名义一路骗开城门,把燕云之地拿在手中。由于金兵前番已经掳掠了大量汉人走,这里剩下的汉人要么依附西夏,要么已经失地。王帅对汉人豪门的清除没有太大阻碍,土地分下去绰绰有余,因为大量汉人作为奴隶被掳去金国了。

        等王帅控制了太原和河北之地后,他派人通知种师道,问他是要做亡国之臣,还是报仇雪恨。种师道带领的壹万西军没有勤王成功,在目睹了瞠目结舌的夏金火并后,他在大宋议和后因愤怒而病倒,如果王帅的信迟来一些时候,恐怕他已经病死了。

        随信有一些药物,王帅并不知道种师道是什么病,他猜测是不是炎症之类,奔波加上心力憔悴愤怒绝望,身体病倒的原因多半来与此。

        种师道立即起床吃药,向皇帝宋钦宗辞行,带西军回去进攻李良辅。

        1226年初,靖康之耻后,天大大变故。

        金兵精锐军团在东京汴梁全军覆没,灭于西夏晋王察哥军团之手。

        数月后,察哥军团因入住被屠城的大名府,死尸腐烂产生瘟疫,察哥与多数将领病死,为防止瘟疫蔓延,据传西夏兴林郡王王帅派人封城隔离,察哥军团灭绝。

        不久,种师道种师中兄弟带领的西军击败李良辅,追击入夏,渡过黄河,兵逼兴庆府。

        金国此时才知道完颜宗翰、宗望军团灭于夏国之手,痛骂西夏背信弃义之后,搜集剩余军队逼近西夏边境入侵。

        西辽皇帝耶律大石,在察哥军团灭亡后才接到王帅派楚的信使,阅读后,立即起兵攻入西夏,并夺回契丹所属大部分草原,与金兵撞击在金夏边境。

        西夏皇帝亲率大军迎击种师道兄弟,在战争的危机中,皇室没有注意到杏林郡王府的梁氏带了两个孩子和其他几个族的族人去郊外庄园过年,之后就消失无踪。

        1226年三月,王帅带汉军军团焚烧了大名府,离开来到南京,更名为北京,自立为燕王,派出使节调节四国战争。

        他认为战争已经让天下不安,生灵涂炭,我,王帅眼见战争的残酷,决定成为和平的使者,要求各位停战。如果金人不肯停战,我就联合西辽灭金;种氏兄弟也停战吧,你们是大宋仅有的军事力量了;夏国,你也就只剩下兴庆府和河湾地区了。但如果你要来灭我,我就联合大宋灭你。耶律大石老兄,你已经拿回大部分原来辽国的地盘了,先整合一下吧。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们谁不停,我就联合其他人打你。

        此时除了西辽是生力军外,其余几家全伤残了。

        于是四个国家,不,现在是五个了,燕国、西辽、西夏、金国、大宋派出使者在北京会面,签订了停战和边界协议。

        燕国获得了燕云十六州和太原府;西辽拿回了原来契丹的大部分土地,但渤海国和奚人部落被金国拿走;西夏保住了原有的土地,也保住了从辽手里拿走的一部分,也就是鄂尔多斯一带。

        大宋、金国、西夏元气大伤。

        西夏的使者在北京看到了梁氏和没氏等家族子弟,就明白了一切。王帅与大宋结为盟国,太原府被赐给王帅,保住了面子,王帅成为实际上的独立国家,名义上的藩属国。赵宝珠被改为结亲的公主,由此保住了清白。

        王帅立梁氏为王后,赵氏为王妃,暗地里封郑氏为淑妃,等合时的时候接来北京。

        王帅没有归还任何的财富给大宋和西夏,他准备以这笔财富打造燕国的货币体系,并开始全面土改。缺乏人才是他的问题,因为士大夫和豪门被屠戮一空。他准备先实行军国体系,党政军一体化。

        宗教必须提上日程,他宣布道教为国教,但这却是他成立的全真教,比剽窃了王重阳的创意,比历史上的全真教出现的早了几十年。

        但他修改了教义,以道德经为辅助的经书,另写来一本创世纪,从盘古开天辟地写起“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