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与国同体(1/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当天喀提林就派出大量的士兵抓捕各地的神父和修女,引发了大量的骚乱。

        一个慈善救助院内,大量的士兵当着很多流浪汉的面要带走一名神父,但是被却很多流浪汉和贫困的人拦了下来。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一名流浪汉愤怒地问道。

        “奉终身独裁官喀提林之命,逮捕所有的神父和修女,然后将他们驱逐出罗马。”

        一名为首的百夫长说道。

        “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做?这名神父是令人尊重的人。圣教也是善良的宗教,你怎么可以这样对他们?”

        另一名流浪汉也说道。

        “圣教否定罗马众神,这就是它最大的原罪。还有你们最好在10天内退出圣教,不然就给我滚出罗马。”

        那名百夫长凶神恶煞地说道。

        看到那些流浪汉还要说话,这名神父连忙说道“各位请不要再劝了,一个宗教的成长注定是一个苦难史,圣教也不例外。这对圣教是一个磨难,也是真神对我们的考验。我希望各位牢记塔基亚原则,好好地伪装自已的信仰,保住自已的有用之躯。伟大的教皇冕下必将重新收复罗马,到时候还需要各位出力。”

        那名百夫长差点被气歪了鼻子,他当然知道什么叫塔基亚原则,就是宗教受到了不可抗拒的力量的时候,可以伪装自己的信仰,还可以做一些违反教义的事情,这些都会受到真神的原谅。

        “快跟我走吧,少在这里废话了。”

        那名百夫长说道,说完就带着他离开了这里。

        他决定将这件事上报上去,至于怎么解决由上边来决定。

        这名神父一脸的平淡,就像是一个即将就义的英雄。

        那些流浪汉和贫困者双眼含泪地看着神父离开这里,他们又要没吃的了,这可怎么办?

        同样的事情不仅发生在慈善救助院,而且发生在教堂门口、教会学校和各大孤儿院。

        整个罗马几乎乱了套,有人发现自已不得不再次乞讨,有人发现自已早上领不到早餐了,还有人发现自已的孩子不能上学了。

        距离李维命令建立教会学校已经过去了十年,十年已经足够让当初的学生毕业并成年了,而且又有一代的学生加入教会学校。

        要知道罗马人的平均年龄也不过30岁左右而已,可以说教会学校几乎关系到每个罗马公民的切身利益。

        十几年的苏拉之乱虽然死了很多贵族,但是并没有真正的伤害到公民的利益,很多公民甚至在其中发了大财。

        但是这次喀提林的命令真的伤害到了几乎所有的罗马公民,甚至让他们失去了食物,这让他们对喀提林等人恨之入骨。

        当门缪斯上街的时候,他发现那些罗马市民看他的眼里充满了冷漠与仇恨。

        特别是一些流浪汉,看他们的眼神就像是要杀了他们一样。

        公民广场上的人也越来越少,没有人愿意听那些元老的演讲,即使有人愿听,也是一些自由民和奴隶。

        这让门缪斯忧心忡忡,没想到圣教真的做到了与国同体。

        除非彻底地铲除罗马的公民阶层,不然圣教将永远无法消灭。

        只是他能这么做吗?

        罗马乃是罗马公民之罗马,罗马的历史就是罗马这座城市的历史,就是这座城市对其国家的征服史,有一部非常有名的史书叫《从建城开始》。

        如果彻底铲除了罗马的公民阶层,那么罗马还是他引以为傲的罗马吗?

        想到这里,门缪斯一脸的苦笑。

        罗马发生的事情很快传到了龙城,老安尼乌斯已经出离愤怒了,竟然有人敢这么对付圣教。

        艾米莉娅也是十分愤怒,身为圣裔家族的成员,她们当然要力维护圣教了。

        而且门缪斯这个混蛋,竟然敢戏弄他们,明明庞培和克拉苏在力支持喀提林,竟然敢躲在背后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在众人的一致决定下,教会进行了总动员。

        各地的神父纷纷对各地信徒进行鼓动,大量的信徒自备盔甲和粮食,组成十字军开往龙城,让龙城的实力再次暴涨。

        努米底亚王国的王宫内,国王海普萨尔将艾米莉娅、尤利娅等人联名签署的求援信交给了手下的大臣。

        那些大臣看过之后都议论纷纷,没想到罗马竟然发生了这种大事。

        “各位,你说我该怎么办?需要派出士兵支援她们吗?”

        海普萨尔问道。

        罗马的内政可不是这么好干涉的,他从未忘记自已的王位是怎么来的。

        “当然要派,现在圣教拥有神赐武器,喀提林怎么可能是圣教的对手。”

        一名大臣说道。

        “说得没错,李维虽然远在不列颠,但是他手中有着大量的兵力。再加上那些高卢人和日耳曼人,我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他。”

        另一名大臣说道。

        众大臣纷纷发言,基本都是支持李维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