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灭曹之战(56)(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攻城战从也开始,便不能停下。

        无数的士兵往前奔跑。

        头顶上全是箭矢、巨石飞过。

        高览在前指挥。

        袁熙和审配、贾诩等,在后观战。

        贾诩说道“武关城高墙厚,极难以攻克,还得防备敌军火油。若是强行攻取,怕伤亡很大。主公当想个万全之策。”

        “文和,这个万全之策应该你想才对啊,你是军师嘛。”袁熙道。

        “咳咳我什么时候成军师呢。”贾诩翻了个白眼。

        “虽然没有正式的任命,但是在我心里,你和正南先生一样,都是军师。”袁熙看了眼审配“正南,你也出出主意吧。照这样攻城,确实伤亡很大。”

        “这。”

        审配哪有主意。

        他要有主意的话,早就说出来了。

        贾诩思虑片刻,忽的问道“主公之前说刘备回来了。现在在长安吗?”

        “嗯,昨晚我遇上他,给了他一点教训。”

        “刘备既来,曹操该高兴了,不过福兮祸所依,福兮祸所伏。或许这便是消灭曹刘的机会。”贾诩笑嘻嘻的道。

        “文和何意?能不能说清楚一些?”

        “在下的意思是,将曹刘引出城来。”贾诩道。

        “这恐怕不行,曹操和刘备都被打怕了,轻易不会出来的。这次他们据守关内,是打算死守了。”袁熙道。

        “事在人为嘛。主公不妨试试,调走一大半的兵力。只留下三万兵马在此。而且,主公不在这里,去了别处。曹刘肯定按耐不住,出兵决战。这难道不是消灭他们的机会吗?主公别忘了,曹刘有二十万大军,他们没理由害怕啊。以七倍兵力出战,是有很大把握的。”贾诩道。

        “这。”

        袁熙看向审配。

        其实袁熙已经不想再折腾了,就这样强攻武关,破城之后,再取长安,稳稳妥妥的消灭曹操。

        审配道“臣以为文和之计,不妨一试。主公,强攻武关,伤亡实在太大了。您看前方我们的将士根本到不了城墙,就被敌人乱箭射回。照这样打,死伤数万也未必能建工啊。”

        呼呼

        袁熙长处了口气。

        他要好好想想,是该强攻武关,还是继续兜兜转转的诱敌。

        贾诩拱手道“目前陆逊正在攻打荆州,与徐晃大战。孙权不是说,袁熙归顺主公吗。在下担心他只是说说而已,待陆逊击败徐晃,收编曹操的部队,增强了实力,或许他就不会那样恭顺了。主公正好率领大军,前往荆州助战,与陆逊一起几百徐晃。如此,主公可得荆州。而在武关这里先施行诱敌之计,万一不行,待攻取荆州后,再回军攻打,也不迟啊。另外在洛阳地区,颜良将军也该有所行动。如果洛阳告急,曹操就更加急于击败武关的敌军,他好回援洛阳。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的计策也就更容易成功了。”

        袁熙不得不承认,贾诩的脑子真的很好用。

        转念之间,就能想出绝妙的主意。

        虽然这样来回折腾,确实麻烦。

        但为了使将士们少一点伤亡,袁熙仔细想过后,还是采纳了他的谏言“文和,我同意你说的。暂不强攻,徐图进取。”

        “正南。”

        “在。”

        袁熙道“派人传令,让高览停止攻城,别让将士们去送死了。全军退后二十里,听我号令。”

        “是。”

        审配派人去传令。

        高览正在为攻城伤亡太大而烦忧,接到审配的命令,既让大军返回。

        “主公,怎么又不打了?”高览回来问。

        “我已有新的应对之策,下令撤军吧。”袁熙道。

        “是。”高览见识了武关城防,信心缺乏,干脆遵而行,大军全部撤走。

        回到营地里。

        袁熙问贾诩“文和先生,之前在武关外,你说孙权不是真心愿意归降的,可有证据?”

        “并无证据,只是猜想而已。”贾诩说道“主公请想想,江东自孙坚开始、之后孙策、孙权,虽久经风雨,却并未向任何势力低头。虽然主公已执天下牛耳,怕也无法做到兵不血刃,让江东臣服。孙权素有大志,奈何周瑜掌握兵权,他无法施展包袱。如今夺了周瑜的兵权,正该是他大展宏图的时候,怎么会突然归降呢。这不像是他的作风。”

        “你说的没错,但是他妹子孙尚香在邺城,是我夫人,与我有亲,真要说起来,我和孙权也算一家人,他归降我也不是不可能啊。”袁熙道。

        “呵呵。”贾诩笑了两声“主公,诸侯之间联姻,本为利益驱使,随时都可以抛弃。当初孙权为了稳住主公,使江东免受战祸,才答应让孙小妹前往冀州。可见在他心理,江东的祸福荣辱,要胜于亲情。如今江东大难临头,他会顾念亲情,而不顾江东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呃。”

        袁熙无言以对。

        虽然他不愿意承认,可事实就是这样。

        乱世之中的联姻,确实没有多大可信度。

        也断不会为了所谓的亲情,而影响国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