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真相之前(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花城临近的渝城,郊外,夏嫣在溪水旁采摘着满地斑斓的野花,扎成一束,放入花篮。

        南不归坐于水旁,侧首望着夏嫣无拘无束地在花间惬意安然,他愿她永远如此快乐。

        一颗石子惊起溪水,南不归起身回望,苏立青站在林间,她已经纠缠了他很久。南不归望一眼夏嫣,便走入林间和苏立青会面。

        “你到底要怎样?”

        “我只想找回自己的亲弟弟。”

        “我不是你弟弟!”南不归情绪激动起来。

        “想必你也知道了,你我的父亲,当朝顾尚书一家已经入狱,待秋后处决,而告发他之人,正是你对其忠诚不二的主人。”

        “他不是。”

        “不管你承认与否,他都是你亲生父亲,你所有的家人,如今都在承受牢狱之苦,你知道牢狱里是什么情况吗?明白那种全身爬满虱子的痛痒难忍的感觉吗?刑室里的逼供的刑具你又尝过吗?他们不是放弃你的父母,是被逼无奈失去儿子的父母!”

        苏立青的一句句话都扎心在南不归心头,他想象过她所说的父亲母亲,同胞妹妹,可如今他是夏怀瑜的人,十数年对他唯命是从,单凭她口头之言,他该如何相信?

        “渝州王不是一个良善之辈,他野心勃勃,他的目的是皇位,如今时机已到。十五年前他失败了,他从父母身边夺走了你,如今他能斩断十五年的臂膀,证明他要亲自出手了。但他不可能成功,一旦失败,他人头落地,他的女儿,岂能不被株连?”苏立青一指花丛中自由快乐的夏嫣,她便是南不归最后的底线。

        南不归习惯了一个人,没有父母亲人,可唯独不能失去夏嫣。

        自皇都归来,夏怀瑜隐藏最深的棋子被破,满盘落索。顾尚书名下所有产业被封锁,与他相关的各地官员也被调查被抓捕被贬斥,一切定数。

        夏怀瑜绝不认输,沉寂许久终于听到了一个令他喜出望外的消息。

        “在花城?”

        “是,而且听说瑾王爷也在。”

        “那看来便是真的了。”夏怀瑜眼里阴鸷,嘴角一勾,“把她给本王抓起来,一定要做的干干净净。”

        “遵命。”

        夏怀瑜吩咐过后,宏图便进前禀告“王爷,已经准备完毕。”

        夏怀瑜难得有一次穿得整整齐齐,在宏图陪同下入了玉阁,里头供奉的,是他母亲和玉侯等人的牌位。

        二人奉香,夏怀瑜眼里毫无光亮,十五年了,他的母亲已经逝去十五年了。

        “而你呢,这个时候,却陪着那个女人在花城逍遥快活,我会让你,亲眼看着我如何为母妃报仇,让你,亲自下去跟母妃磕头道歉。”

        圣祖皇帝在位时,玉妃曾是百般受宠的后妃,并且承蒙圣宠怀了身孕,可当时的皇后已经诞下太子。

        在玉妃生产的夜晚,天降异乡,钦天监观天象是紫薇帝王星昭彰,玉妃生下双生子,宫中便有了传言,玉妃所生之一才是帝位之选,如今的太子不会长久。

        皇帝已经斥令宫中不得有流言作祟,但从小到大,夏怀瑾和夏怀瑜两兄弟就生受宫中人的眼光,尤其皇后,因此对他们对玉妃不怀好意。

        兄弟之间的争吵,夏怀瑜不让太子将他推倒在地,夏怀瑜便受罚长跪御花园,身为皇子却受尽白眼。

        夏怀瑾天赋异禀,天资聪颖,大受太傅赞赏,他便失去了与其他兄弟一起接受太傅教导的机会。

        玉妃在皇后面前夹着尾巴做人,却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她羞辱恶待。皇帝曾宠爱玉妃,却更爱江山,他的帝位传承,只能由他自己决定。

        兄弟二人尽管同胞双生,外貌想象,性格却是截然不同。

        夏怀瑾生性不爱追名逐利,拜宫中琴师为师,痴迷于琴器。

        夏怀瑜则不然,他问过自己的母妃,为何自己必须忍让,她给的答案是,这世间,皇帝最大,太子是未来的皇帝,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母妃,孩儿想当皇帝!”

        “不可胡言!”

        “母妃,孩儿要当这天地间的主宰,他们不是都说我和哥哥出生时天上有异象昭彰吗,孩儿相信,自己一定是上天选中的那个,将来一定会成为最大者。”

        “这种话,绝不可在他人面前提起。”

        “孩儿明白。”

        夏怀瑜自小立志,尽管他只对玉妃坦白过野心,可夏怀瑾也在暗中听见了,记着了。

        圣祖皇帝驾崩,太子继位,夏怀瑜却暗地里部署着一切,夏怀瑾经安容华一事后便如行尸走肉一般,也无心亲弟弟的计划。

        直到皇帝大病一场,几乎归天,夏怀瑜发动势力,以天意昭彰之名,推举自己继承皇位,否则皇权危矣。

        最令夏怀瑜痛恨的,是夏怀瑾的倒戈,他本是自己的同腹同胞的亲兄长,却站在了安容华的身边与自己抗辩。

        玉侯之死,玉太妃之殁,都因此而致。

        夏怀瑜不信自己母妃之死不是安容华所害,在那等深宫中,身为皇后的安容华岂不轻易只手遮天,断人生死。

        夏怀瑜恨安容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