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回 异树枝叶(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黄勇汇报了大致的情况,见丁灵呆呆地看着窗外出神,似有什么心思,心知不便再叨扰她,便蹑手蹑脚的转身想退出房去,丁灵冷不防地冒出一句话来“陪我聊聊家常吧!”

        黄勇只好折了回来,丁灵也回身坐下,办公室原是男用的,丁灵接管后,后勤想把办公区重新打整得女性化一些,丁灵不让,开玩笑说,办公区是一个部门的核心区域,过于女性化了,会把佣兵感染成了娘娘腔,影响战斗力,照原样的就好,粗犷有霸气,很符合佣兵营的粗野气息。一句话把随行的人都逗笑了,陌生感一下消退了不少。

        丁灵的情绪好像不佳,刚坐下就把身子窝进办公椅里,娇小玲珑的身子使得椅子显得更加宽大,面前是一张泛出层层水波纹的黄花梨大板,近五米长两米宽的板身,锃亮的清漆桌面上,倒映出她略显疲惫的面容!

        黄勇一时跟不上丁灵的思路,隔着桌子懵懂的站在那儿,丁灵压压手掌示意他坐下。

        “聊聊你吧!想家吗?”丁灵有些牵强的笑着问道。

        黄勇咧嘴笑了笑,抬头看了一眼丁灵,右手食指不自然地在桌面上不规则的画拉着,说道“咋能不想呢!沒办法啊,为了讨生活!”

        “那你就回去呗,凭你这身手,国内的待遇也很高啊,老婆儿女热炕头,多美啊!”丁灵说罢,看着这个二十五六岁的男人,训练佣兵时严肃认真,干工作时一板一眼的,此时在她的面前却拘谨得像个犯错的小学生,使她忍不住笑了起来。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在家做生意亏大了,这儿待遇高,想翻身呗!”黄勇叹息一声道。

        “哦,有故事嘛!”丁灵见他问一句答一句的,感觉到气氛有些尴尬,说话时按了一下呼叫器,让煮两杯咖啡送来。

        黄勇坐的位置,刚好看得到办公室外面的情景,眼见秦淑梅陪着林霞在林荫下散步,便顺口问丁灵,梁安的事要不要告诉林霞?丁灵摇摇头道“凤凰何求落脚的梧桐树,梁安都不着急寻找,告诉了林霞,反使她徒增烦恼。”

        没几分钟,佣人送上咖啡,丁灵伸手指指杯子道“没放糖,看看口感咋样?”顿了一下又道“训练场上的黑板报办得有声有色,很有感染力,文字不错啊,在学校应是尖子生吧?”丁灵想激发他骨子里的斗志,变着法儿夸他。

        “哪里啊,我文化不高,是一位大姐点拨的。”黄勇眼神平淡,内心却掀起了波澜来。

        “哎呦,那这大姐不错啊,肯定是位才女吧?”丁灵的话好像激到他的侃点,黄勇品了一口咖啡,眼晴看着窗外,天空湛蓝,纤云不染,炽热的阳光下,远山碧如翡翠,近树的叶片上晃悠着翠绿的亮点,黄勇的思绪仿佛穿越了高山,重拾曾经的记忆

        大姐是个作家,也是个教师,因为我水平不高却又喜欢编排文字,对作家就持有敬佩的心理,认识大姐,是朋友介绍的,她说“大姐心好,上学时,大姐把唯一的风衣给了我,终身难忘…!”这就更加促使我想认识大姐,因为介绍的朋友是通过微信形式说的,而认识的这个朋友,就离不开大沙坝,因为我老家是乡下人,对大沙坝本不太熟悉,却偏偏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起大沙坝,我们本地人的脑海里都会闪现出三个字来菜市场。其实,大沙坝可宽广了,北抵建设街,南止交通门,西面融合了西河岸,东面占据了下堡街,城市管理录入的文字是楚圣社区。

        “楚圣”的来源我一直弄不明白,恐怕半数以上的本地人也弄不明白,引经据典,没有楚词收录,沒有圣人上榜,唯一出了一位风云人物,那是在军阀混战的时期,他是一位爱国的热血商贾,曾经资助护国讨袁(讨伐袁世凯称帝)战争的浦在廷先生(学名浦钟杰,1871—1950)。

        先生的事迹,上了年纪的本地老人都知道,为了方便护国讨袁军能够随军吃上肉食,先生精选了猪的后腿肉,包装成铁制的肉罐头送往部队,正赶上泸州会战的紧要关头,战士几天沒有吃过一顿饱饭,罐头送进战场时正是烈日当午的时候,战士拿到罐头时忍不住叫喊“午餐到了”,从此猪肉罐头的称呼就变成了午餐肉罐头,午餐肉罐头因方便携带和食用,一时成了军需品,名气随之大增,讨袁成功后,先生又追随着孙中山先生进行了国民革命,先生把所得资金用来支持国民革命军创办黄埔军校,被孙中山先生委任为国总商会副会长、广东烟酒公卖局局长兼滇军第二军军需处处长、获赠五等嘉禾勋章、授少将军衔,这是后来的电视剧《商贾将军》的原型。

        “楚圣”社区的由来会不会与先生有关,我也说不清楚。

        几年前,大沙坝住宅楼开盘了,我在此选购了住房,或许是想沾沾宝地的灵气,也或许是仰慕先生的爱国情结,事隔几年,已经记不清楚当时的想法,至此,我成了大沙坝的常住客。

        大沙坝菜市场原本是老城区的两条街道,名叫人民街,八十年代末期,国家经济逐渐复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了,为了满足市民的生活需要,县政府把人民街化作了菜市场,大沙坝因此而融入到每个宣威人的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