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周山(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周山,洪荒当中只有这里是我看不透的地方。”叶雏看着面前这个贯穿了天上天下、星空、诸天、浩土,乃至是混沌的浩瀚周山,不由露出了震撼之色来。



        不错!



        就是周山,而并不是不周山!



        所谓的不周山当中的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与地平面的自然隆起。所以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在升华当中共工氏怒触不周山,怒触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



        在《山海经西山经》里面有记载曰:“又西北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



        郭注:“此山形有缺,不周市处,因名云。”



        《大荒西经》又云“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所以此山名并非共工氏触之后才得名的,而是它本身就有些问题,所以才有不周山之名。



        《准南子天文训》中有记载曰:“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句话的意思有两种可能,一是不周山就是天柱,二是不周山包含天柱。



        无论如何,这个天柱本身就有缺陷。



        不周山因何命名,是否与‘周山’对立存在,不得而知,但是不周山像征着不完整、灾难。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不完整、灾难的集合体。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这个神秘的不周山在什么地方,今天的人不知道。因此,所有的山都成了不周山,人对土地产生了泛敬畏。在农村,有一词名为:动土。



        动土,是有着极严格的讲究。什么时候动、什么季节动、什么年份动,都有严格要求。农村里每要动土,总要请教阴阳风水先生。一但动错了,就不得了,最主要的表现是腰、腿疼。



        在神话当中,‘首生盘古,垂死化身。……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肌肉为田土。’看来不周山也是盘古的一个部分,不知道是那个部分,可以称之为天柱,虽极其重要,但却‘不周’。



        这个重要的东西虽然不周,但还有大用处:顶着老天爷。一但撞翻,问题就大了。



        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只可惜不周山终年寒冷,长年飘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达。



        传言曾有凡人为见神仙一面而只身上山,但却未曾见其返乡。



        自此之后,人人皆炼其身,锻其骨,以使得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攀登不周山,后由于天条的放宽,无数凡人开始修行,为使自己能早日功德圆满,不少人开始竞相挑战不周山。



        这就是神话当中对于不周山的传说,而达到了现在境界的叶雏自然对于也有所理解,在洪荒当中的确有一座‘不周山’,并且是盘古脊柱所化,为的就是顶天立地,不失天地重合。



        不过因为不周山在形成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日后会断裂,所以也就有了‘不周山’这个名字。



        其实在洪荒当中,各种仙山、福地都是如此,在形成的时候就已经世界赋予了其名字,如果没有太大的机缘,根本就不可能超脱出去。



        就好比不周山,它的结局已经在形成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如果没有天大的机缘,那断裂就是必然的。



        当然了,如果得以脱劫,不周山自然就会蜕变为周山。



        而在神话当中也有另外一个说法。



        话说盘古开鸿蒙,清气上而衍周天星辰,浊气沉而为地水火风。



        天地间惟有一柱,曰:周山。



        洪荒之间,巫族当道。



        后,巫族壮大,以万灵为食,为求自保,万灵聚而成族,命名为妖,此即为妖族。



        其时妖族众多,有强者东皇,号太一,亦有天帝,好帝俊等,欲取巫族而代之。



        巫妖大战,两败俱伤,人族方兴。



        有祖巫共工,怒触周山,毁其一壁,洪荒巨变,生灵大劫,无数种群灭绝。



        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以鳌足补周山。



        自此,山名:不周山。



        而游历洪荒日久的叶雏其实以前也不明白,但是现在他明白了,因为看到了面前的周山,以及不周山。



        不错,叶雏看的是周山,但是他面前的却是不周山。



        正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因为周山跟不周山,即可以说是两座山,也可以说是一座山。



        不周山就不需要说了,他是盘古脊柱所化,是为洪荒世界的天柱,未来如果不出意外会断裂,所以是不周山。



        而周山则不同,它是健全的,也根本就不可能损毁,因为它介于似虚似实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