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触目惊心(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随着恩科的临近,朝野间的气氛,也越发的浓厚。

        关于主考官,同考官,以及盛行的科举革新,也在不断的喧嚣之中。

        就连薛王府中,几个妃嫔频频揣摩,想要获知些许消息。

        薛王李长柏,颇为恼怒道:“我不晓得你们?要么为家人请托,或是贪慕钱财,好好的王府,成何体统?”

        “即今日起,凡议论朝政、科举者,一律遣返回家,冷静冷静!”

        眼见其薛王发火,众人不得不低头认错。

        而李长柏心中,对于嫡长子出生的喜悦,也消磨个干净。

        索性,他直赴避暑山庄中,皇帝所居的殿宇。

        整个避暑山庄,分为四个宫殿群。

        以太上皇为首的养寿殿,皇帝及后宫所在的清凉殿,皇子们所在的怡乐斋,最后的王公大臣办公的牧民阁。

        薛王自然与皇子们在一起,待在怡乐斋中,其中又有十几个偏殿院落,安置他们一家人,可谓是绰绰有余。

        薛王出行,里外数十人陪从,很快就来到了皇帝所在的清凉殿。

        而此时,正热闹的紧,皇子们大臣们齐聚一堂,喧闹异常。

        “薛王来了?”李铫独坐着,皇后以及几个妃嫔在一侧,闻听此事,不由得说道:“让他进来吧!”

        皇子们听说大哥到了,立马就凝神屏气,不敢胡闹。

        承昌皇帝不愧是任王之子,生育能力有目共睹,短短二十年,就诞下十子,九女,刷新了绍德皇帝、正隆皇帝的记录,宫廷中热闹非凡。

        “见过父皇、母后,以及各位娘娘!”薛王行礼道。

        “皇兄安好!”皇子们低声行礼。

        “嗯!”皇帝笑道:“你来的正是时候,快来瞧瞧,这是什么!”

        李长柏一楞,随即转目一瞧,只见一只体型庞大,脖子修长,不时地吃着树叶的庞然大物,出现在数丈外,令人畏惧

        他不由得瞠目结舌,退了几步,才缓过神来,苦笑道:“孩儿第一次见这般怪物。”

        “这是麒麟!”

        皇帝兴奋道:“盛世临而麒麟现啊!”

        “这是随国送来的祥瑞!”

        随国?

        李长柏心中一转,顿时就知晓,这是灭了波罗国(孟加拉)而分封的三大藩国之一,乃是世祖皇帝的四十三子,历经第二代。

        而这长颈之物,头部像龙,身形既像马、又像鹿,有牛的尾巴,身上有五彩花纹,的确与麒麟一般无二。

        虽然脖颈长了些,但龙生九子,各个不同,麒麟的儿子,肯定也有异变的。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李长柏忙道:“父皇治下,天下大治,其已不亚于贞观之治、神武之治。”

        “神武之治,我是达不了的。”

        李铫兴奋了一会儿,这才说道:“世祖皇帝之英明,我是望尘莫及,能有其一成,已经无憾了。”

        皇子们肃立,不敢发一言。

        而一样的“麒麟”,伸长着脖子,吃着树叶,津津有味,并不理会这些人。

        随即,则是歌舞表演,杂耍等,以为助兴。

        皇帝度过初期的兴奋后,则有些兴致阑珊。

        薛王留下陪侍一旁。

        “怎么有事找我?”

        皇帝轻声问道,眼眸中颇有些疑惑。

        薛王虽然不算出类拔萃,但多年的教育,已然是中上之姿,对于朝野都有自己的看法,等闲不会找上皇帝。

        如今,竟然找上门,皇帝有些惊喜。

        “父皇!”

        薛王沉吟一会儿,轻声道:“如今朝野舆论汹汹,都在言语革新之事,孩儿闻听,也不知是好是坏。”

        “革新嘛,自然是好的。”

        皇帝思量着,轻笑道:“科举文章,逐渐腐朽,这是朝野共识,自然需要改。”

        “进士名额太少,追逐太多,也要改。”

        “时间一久,就像是桌腿,定然会腐朽,要么给他换个腿,要么重新换把桌子……”

        皇帝的声音,渐渐拖拉,显得意味深刻。

        “孩儿也以为如此!”薛王认真道。

        “不,你以为的以为,就是你以为的吗?”

        皇帝随即嗤笑一声,才道:“这是世祖皇帝,常与我玩笑的话,今个,也送给你了。”

        “孩儿不解!”薛王低头。

        “世祖皇帝重立大唐,虽然说是大唐,但与前唐区别甚大,可以说是不亚于新朝。”

        皇帝继续解说道:“就拿地方来说,道变为更小的府,又有巡检、通判、知府、军都司、转运使,五分其权,由此,地方大治。”

        “同样,在中枢,宰相之权,又被转运使衙门、五军都督府、军机处,不断的分割。”

        “由此,宰相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推诿扯皮之事,日渐增多,许多人见此,就心有不满,想要革新一番。”

        “今日科举,明日就是政事堂,一步步来。”

        说到这,皇帝不由得感慨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