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5——危机(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明昌十五年(1780)冬,荆国,极北城。

        曾经虎踞北境的荆国王都,此时一片硝烟,高约六丈的城墙,被轰的残缺不平,近三十里的城墙,被大量的骑兵包围,密不透风。

        这座世祖年间修建,成祖至今,陆陆续续修缮百余年的巨城,乃是整个荆国,以及北部草原的中心。

        “叫了援军了吗?”

        荆王李从武,随意束起长发,披着裘袄,满脸怒容地望着城下。

        城下,到处是游荡的骑兵,他们欢呼着,唾骂着,对于极北城指手画脚,但他作为国王,却无力屠戮。

        无他,这些骑兵的规模,超过了两万,其中,还有近三千哥萨克骑兵,持着火枪,更是有数十门罕见的火炮,让荆军大败。

        “王上,使臣已经去了半月,指寒冬腊月,朝廷怕是无力援助。”

        一旁的王相,无奈道。

        “罗刹人真是欺人太甚!”

        李从武恶狠狠地说道:“屠戮我十几城,灭了我数个公国,如今竟然包围国都。”

        “极北城,绝不可能被其拿下。”

        “殿下,罗刹鬼火炮虽然厉害,但咱们极北城可是天下有数的巨城,绝不会拿下的。”

        王相自信道:“寒冬天气,他们撑不了多久的。”

        果然,不及数日,哥萨克人见拿不下城池,又抢掠饱了,就自行退兵,

        而这时,几个公国的援兵,才姗姗来迟。

        李从武气得不行,私底下狠狠地骂其了一顿,但面上还得和颜悦色,拿出钱财奖赏。

        荆国地处漠北,从世祖朝分封至今,八百载,数次遭受强敌围攻,但凭借着巨城,以及朝廷的支援,勉强维持至今。

        八百年来,其仿照朝廷,每征服一部落,则设一公国,自称小中国,而数百年来,陆陆续续,灭而复起,残存至今,只有二十来个。

        但近百年来,罗刹人大起,不断地入侵,对战,荆国的土地不断地流失,如今只有十二万帐牧民。

        支藩公国,则因荆国威严尽丧,也多听调不听宣。

        事到如今,也只有依赖于朝廷了。

        李从武颇有些期待道:“最好朝廷也能送一些火炮过来。”

        北京。

        自李昌翼灭徐后,有鉴于洛阳偏南,而东北部又属于自己的大后方,所以迁都于幽州,为北直隶。

        称帝后,御极二十年,崩,庙号,光祖。

        之后,又历经六世,及明昌皇帝。

        由于东北平原的开发,极大的缓解了人口压力,粮食产量大增,府库充盈,可谓之盛世。

        但是在这样的盛世之下,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

        “陛下,荆国派遣使臣求援,言语罗刹国侵边,王都大危。”

        “相公们是什么章程?”

        明昌皇帝眯着眼睛,轻声问道。

        “陛下,荆国乃世祖朝之旧藩,几近与国同休,天下咸闻,不得不救,不然有损朝廷威名。”

        首相刘庸进前一步,沉声道。

        “没错!”王杰同样出声:“况且,多年来,荆国位于漠北,抵挡了不少的来犯之敌,若是等其亡国,怕是朝廷北境危矣。”

        明昌皇帝抬了下眼皮,瞅了瞅众人,见其大致都是这个意思,他思量着其宗藩地位,不由道:“就支援其火铳两千,火炮十门吧!”

        “钱财,就运一万银元。”

        “诺!”一旁的中书舍人忙起草圣旨。

        “报——”

        突然,午门外传来急吼,随即越来越近,直入殿中。

        “启禀陛下,海外八百里加急。”

        侍卫进来汇报。

        “快,让他进来。”

        明昌皇帝眼皮跳动,他感觉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果然,不出所料。

        “天竺藩国急报——”

        随即,呈了上来。

        明昌皇帝仔细一看,面色阴沉,好一会儿,才道:“让相公们瞅瞅。”

        宰相们依次翻阅,面色凝重。

        原来,天竺的藩国们,联合发来求救书信,说英吉利、法兰西、葡萄牙,三国联军,约莫万人,横扫半个天竺,剩余的藩国危在旦夕。

        原本约莫三十五个藩国,如今仅存十个,抱团取暖。

        早在世祖时,天竺就开始出现唐人的足迹。

        随即,卫国踏入了第一步,分了十来个公国,占据天竺北部。

        后来,陆陆续续沿海地带,也封了七八个藩国。

        但徐国建立后,出动水师,打压了不少藩国,天竺几近绝迹。

        后来,光祖再复大唐,隔绝三百年后,重新扶立诸藩半岛的藩国,又组建水师,重新登陆天竺,兴建藩国。

        因为天竺气候适宜,比拥挤的诸藩半岛强多了,所以一百多年间,历代皇帝不断地分封子嗣,陆陆续续成立二十来个藩国。

        加上卫藩的公国,加一起超过三十,天竺近七成土地,被瓜分。

        所以,天竺上的藩国,基本上是皇帝的嫡系血亲,最亲的,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