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曹操的墙角(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厢房中,传来一阵争吵。

        一个陌生的声音喊道:“文若错了,该这样理解。”

        荀彧不甘示弱,反驳道:“志才想得太浅近,你的方法治一郡都难,治一国只会土崩瓦解。”

        听到他们吵得激烈,大有动手的架势。

        凌飞轻轻敲了几下房门,等那两个声音停下,才走进房间内。

        一看是他,荀彧的脸变得赤红,嚅嗫道:“子昂恕罪。”

        凌飞愣住了。

        荀彧是客,就算把袁家别业烧掉,大不了掏钱重修。

        吵个架而已,干嘛赔罪?

        看凌飞一脸茫然,荀彧磕巴道:“国富论写得太精妙,荀某实在按耐不住,邀约了戏成、杜畿两人一通参详……”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儒学对“义、利”的解释只是流于表面,更多是强调“义利”冲突。

        在这样的框架下,士子对“利”讳莫如深,甚至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

        《国富论》讲的就是“利”,而这正好是儒门经典所欠缺的。

        荀彧越读越兴奋,干脆叫来好友戏成、杜畿一起研究。

        但他忘了一句话“不告而取,谓之盗也。”

        凌飞给他《国富论》是一回事,找自己的朋友来看就犯了大忌。

        如果传扬出去,荀彧这一辈子都要背个“贼”字。

        凌飞哈哈大笑道:“文若实在太小心了,我把这本书送给你,就是要你传扬天下,让更多人的人看到。

        如果藏在家中做摆设,不但是书的悲哀,也是整个天下的悲哀。”

        荀彧一愣,随即拱手道:“子昂如此大度,实在是天下人之福。”

        凌飞摆手道:“文若能够融会贯通,把它运用到治国之中,才是天下人之福。

        哎,我们就不要相互吹捧了。

        这两位高士能与文若谈论,想必也是当今英杰吧!”

        荀彧用手拍了一下脑门,指着身边那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说道:“此君姓戏名成字志才,是颍川人士。”

        戏志才!

        我的天。

        这人的记载并不多。

        但死了以后,曹操整天感叹“再无可以商讨之人。”

        可见,戏志才的才能绝不是一般人可比。

        凌飞连忙拱手道:“原来是志才,久仰大名。”

        戏志才一愣,冷冷说道:“凌子昂竟听过我的名声,难得。”

        他的家世并不显赫,只是颍川当地的小土豪。

        所拜的老师也不出名,又早早死于党锢之祸。

        没有了这些助力,戏志才只能在低层辗转。

        虽然拼尽全力,但都没能得到青睐。

        凌飞的表现不过是客套,戏志才也不会当真。

        之所以表现得如此激动,就是要引起对方的注意。

        凌飞笑道:“负俗之讥四字,足矣。”

        戏志才不由得一愣。

        所谓负俗之讥,是说他不流于寻常。

        但这只是亲密好友玩笑话,怎么会传到凌飞耳中。

        难道他早就注意到自己了?

        戏志才有些激动,连忙拱手道:“玩笑罢了,子昂切莫当真。”

        玩笑?

        你老兄的继任者就是郭嘉,他的评语也是“负俗之讥。”

        连这都不当真,那还不如回家抱孩子。

        凌飞笑道:“志才兄长不用谦虚。”

        看他们的交谈告一段落,荀彧又指着另一个人说道:“这位姓杜名畿字伯侯,是京兆人士。

        今天什么日子?

        是不是该去买张彩票?

        一个戏志才已经让人喜出望外,杜畿那更是锦上添花。

        凌飞连忙拱手说道:“原来是孝义伯侯,幸会、幸会。”

        杜畿的智略不如戏志才,但他却是少有的实干型人才。

        作为曹操的方面大员,杜畿的作用并不比戏志才小,在某些方面甚至还要超出许多。

        如果把他扒拉到碗里,别说小小的广阳,治理幽州都不叫个事。

        “子昂认识伯侯?”

        荀彧有些惊讶。

        戏志才还好,虽然声名不显,但至少有了一定的名望。

        杜畿就不一样。

        他祖上确实出过大官,但到了杜畿这一辈,家势已然没落。

        更倒霉的,是杜畿生母早丧,他爹又娶了个后妈。

        可没过两年安稳日子,杜畿的老爹也死了。

        当时杜畿还未成年,家中又穷到无隔夜之粮。

        小杜畿当然不受后妈待见,被其虐待得死去活来。

        按理说,杜畿应该怀恨在心。

        但他却对后妈很好,还借此博得孝子之名,从而被郡县举为孝廉。

        抛开那些负面的猜想,这绝对是个极为隐忍、机智的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