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世人皆醉我独醒(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王宽何尝不知,那姓杨的另有算计。

            对他来说,这可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因为他头上顶着商阁老的名号,一旦和张县尊混在了一起,外人必然会从中解读出不少‘深意’。

            诚然,这对他来说,并无多少坏处,甚至还能因此得到额外的照拂。别的不说,横行淳安县几年不成问题……

            可那对张县尊来说,无异于捞到了天大的好处。

            想想,一位致仕在乡的阁老,就算暂时得不到起复,可官场中人惯会见风使舵,一旦得知浙西有位交好商辂的知县……可以预见,张赈未来的升迁,几乎已成必然。

            一位曾经的阁老,哪怕如今在野,你也不能小看他的影响力。

            科举制度的存在,使得大明朝的文人近乎无所顾忌。

            从踏入科举之途那一刻,他们已然在无形中编织出了一张关系网。再到官场上的一路攀爬,这个过程里,积攒下来的人脉相当可观。

            所以说,文人一旦有了功名在身,哪怕没有一官半职,名利场里同样可以吃得很开。究其原因,无非‘乡党’二字罢了。

            说回正题,王宽固然可以厚颜无耻的借着商辂名头,混一份差事。但要万一他老人家不高兴了,出来制裁自己怎么办?

            想到这一点,他突然发现,这阁老的名头虽然好用,却也有其弊端。比如自己如今空顶着这样的名号,不敢乱用不说,反而搞得就业有点困难……

            甚至他还觉得,唯有科举才是自己的光明大道。

            别的不说,光凭着手上这一枚戒指,足可让他在科场中大杀四方,一路考上进士了。只不过,当下的政治环境太过复杂。

            史书盖棺定论的‘成化乱政’,那真不是闹着玩的。

            宦海凶险,搞不好哪天就会被厂卫给抓进去,十八般酷刑轮上一遍……想想都让人慎得慌。戒指固然可以回档,但是发生过的事情,难道不会感觉到痛?

            活着不好吗,干嘛要去混官场?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做个缩头乌龟,从心从心再从心,先在官场上苟它二十来年,等下一任天子上位,开创弘治盛世……

            但这终究太过遥远,而科举也不能马上就考。

            今年院试刚过,明年又恰逢乡试之年,不会进行秀才选取考试。也就意味着,这两年之内,他都没有入场的资格。

            所以说,科举只能作为一条备选途径,考不考另说,至少眼下是没有机会的。

            至于搞搞发明,建立商业帝国什么的,对于他这文科生来说,难度大是一个,更为关键的是,在这官本位的时代,根本保不住自己的利益。

            士农工商在那摆着,你还跑去经商?脑袋抽了吧!

            而且也累啊……

            辛辛苦苦赚那么多钱干什么?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大明朝的房价又不贵,随便找份工作,混混日子,足够他攒出一座大宅子了,何况老丈人还那么有钱……

            分析来分析去,王宽终是觉得,除了等待两年后的科举外,他现在要么吃软饭,要么只能是进县衙教书。

            倒也无须担心误人子弟。

            毕竟他的底子还在,加上前身现有的文化水平,给人开蒙不成问题。何况那张县尊也未必是真打算让他教书,搞不好,单纯只是去挂个名而已……

            正自胡思乱想着,不经意的一抬头,忽的发现前方有位熟人。

            嘿,这熟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那老丈人余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