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悲喜交加(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话说赵玉涛和李金凤回家以后,真的就搬到了球球这里,他们是真怕球球照顾不好周思涵。

        回家第一时间和球球对接了一下学校的事情,然后商量着下一步该如何进行。

        而周思涵则是开心的搜索着全国各大景区的信息,看看哪里好玩一些。然后看一看旅游攻略,安排一下时间。

        一切安排妥当以后。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完成了这次家庭旅游。最开心的莫过于周思涵和赵子豪两个人了。

        两个人就像关在笼子里多年的小鸟,回归自然,放飞自我。球球也是第一次看到老婆这么开心。心里也是暗暗地自责,都怪自己平时太忙,没有顾及妻儿的感受。

        虽然周思涵善解人意,可是哪个女人不喜欢浪漫呢,所以他也下定决心,每年一定要抽出时间陪陪老婆孩子,他不想像赵玉涛那样,最后落下遗憾。

        时光荏苒一晃又是一个五年,五年的时光对于孩子们来说或许并不漫长,可是对于赵玉涛李金凤这个年纪。这五年的时间已经让他们的生命离结束更近了一步。

        这五年的时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有好有坏,有悲有喜。五年的时光让赵子豪从蹒跚学步的小可爱,长成了已经上小学的大孩子。

        同样的,周思涵在出去玩过以后,转过年就生了孩子,是一个女孩。这可是把赵玉涛乐坏了,一个孙子一个孙女。这下子两个都全了,真的是太好了。

        而这个孙女同样是赵玉涛给起的名字,叫做赵子姣,这个姣和骄傲的骄同音,意思是希望小子姣能够成为自己以后的骄傲。和赵子豪的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在子姣还没出生之前。丫丫也终于在大家的祝福声中完成了自己的婚礼。赵玉波可谓激动地老泪纵横啊。丫丫结婚了,也是了却了他心中最重要的心事。

        而丫丫的婚礼是在中国进行的,本来应该是随着男方家举行婚礼的。但是对于约翰来说,他特别喜欢中国。更加喜欢中国的文化。所以在和家里人商量以后,来到中国,举行了一场传统的结婚仪式。

        其实他之所以这么选择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怕丫丫心里不舒服。毕竟远嫁他国可和平时不一样的。

        同样的,这样的选择也是给赵玉波夫妇一种安慰,毕竟嫁女儿的永远要比娶儿媳的伤心的多。

        而对于赵玉涛和李金凤来说也同样是喜事不断,首先是两个人终于在李金凤六十岁生日的那天,完成了复婚,两个人到民政局领了新的结婚证。

        这件事情没告诉太多的人。就是家里这几个人聚在一起吃个饭算是庆祝了一下。毕竟虽然是复婚,但是同样是一个大好的日子。

        本来那个时候就准备领证复婚了,可是周思涵怀着赵子姣,然后生了孩子以后又忙着照顾。学校那边也同样是一大堆的事情。

        所以一直没有找出时间,也就一直等到了她六十岁生日这天,完成了这个特别开心的事情。

        再说说学校这边。总体来说在筹建的过程中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所以一切特别的顺利。

        人员方面也是在谭总的帮助下附和了办学标准。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以后,赵玉涛定了一个日子学校就正式运营了。

        可是开学的时候才知道有多难,虽然事先广告已经打的非常响亮了,但是因为是新成立的学校,很多人都不敢过来。以至于第一年,学校总共才有三十几个学生,这也是学校的第一批学生了。

        有意思的是,所有教职工加起来都有一百多人了,而这一百多人,这一年的时间就为了这三十几个孩子服务啦。

        虽然看起来有些惨烈,不过赵玉涛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坏事。首先因为自己没有办学经验,这三十几个孩子正好可以给自己机会总结经验,而且人少的话好管理,换句话说,如果自己真没办好,也不至于坑了那么多孩子。

        其次是赵玉涛把这三十几个孩子列为实验班,为期也就是一年就可以毕业了。而且因为人少老师多,所以每个孩子都可以尽心竭力的教授他们厨艺,而其中还真有两个好苗子。

        赵玉涛心血来潮,果断的收了两个孩子当了徒弟。这下子自己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而这三十几个孩子毕业以后全都分配到了北京和自己的两个酒店,达到了就业率百分之百,当然了也是因为人少,所以安排工作并不困难。

        吸取了第一年的教训,总结了第一年的经验,赵玉涛和谭总商量以后,大刀阔斧实行改革,把头一年犯下的错误通通改掉,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招生计划,这第二年明显就见了成效,第二批学生一共招了二百多人。

        而这一次,赵玉涛没有再做实验班。而是正常的三年教学,因为他们已经有资格给孩子们发文凭啦。

        这样一年一年的改革创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现在五年过去了,赵玉涛的学校里在校学生达到了上千人。同时已经有两批学生顺利毕业,而且毕业学生就业率都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而在校的上千学生里,还不包括现在以各种方式正在全国各地实习的孩子。如果都加在一起,总的在校学生已经达到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