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明申立场巧递言(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听段氏唤他,孔姓老者先是一愣。

        紧接着,便转身快步朝她走去,脸上的笑意,也是较之前更多了几分柔和,“久等不见我去,云丫头可是等急了?”

        “酒菜都已备好,却不见舅舅驾临,岚起都跟云儿问了三次了。”

        段氏翘了唇角,对孔姓老者撒娇抱怨了一句,“舅舅一向守时,今日,怎也爱凑热闹起来!”

        说罢,段氏习惯性抬头,看向了在清吏司门口堵成了一团的人们,有些讶异的拧了下眉头。

        “见过国公,夫人。”

        像是刚刚发现黔国公夫妇,段氏忙紧一步上前,礼数周全地朝两人颔首行礼。

        孛儿只斤氏已十余年未与燕京名门交际,自然想不出段氏这晚辈是哪家明珠,已与何人齐眉举案,只得把目光转向了黔国公沐昌祚,希望他能给自己些许提点。

        “段家姑娘,德平伯李铭的儿媳。”

        黔国公沐昌祚朝段氏抬了抬手,示意她免礼,便拉了孛儿只斤氏的手,本能的将她护在了身后。

        德平伯府,是个“盛产”狐狸的地方。

        包括黔国公沐昌祚在内,很多生活在燕京的名门贵胄,都曾在德平伯李铭那老狐狸手里,吃过无法诉诸于口的暗亏。

        就算段氏只是个嫁进了德平伯府的晚辈,黔国公沐昌祚也是本能的对她生了戒心,能在德平伯府那种“险地”里好好活着,怎也不可能是善与之辈!

        “夫人贵人易忘事,不记得云儿也是寻常。”

        “云儿的夫君是岚起,渊茹一母所出的兄长。”

        对黔国公沐昌祚的敌意排斥,段氏只佯装未见。

        她笑着直起身,向后退了半步,眸子里,尽是温暖明媚。

        “瞧我这记性,竟是把云儿也不认识了!”

        听段氏提到与李渊茹的关系,孛儿只斤氏先是一愣,继而,便自黔国公沐昌祚的身后走出,拉着她的手亲近起来,“之前,只是听我家睿儿提起,道是待日后有了本事,定要谢渊茹丫头多次助他脱困。”

        “这几日,睿儿有伤在身,我又是新回来城里,还未来得及遣人去约她品茶,却是不料,竟巧的在这里遇上了云儿。”

        说到这里,孛儿只斤氏稍稍停顿了一下,似是有些犹豫地看向了站在她身旁的黔国公沐昌祚,压低了声音跟他问道,“国公,晚些时候,我使人给德平伯府递帖子,约渊茹丫头和云儿来府里赏花,无碍吧?”

        “夫人修身世外,竟是忘了尘世岁月。”

        “妹妹早几年,就嫁给成国公府的时泽少爷了,前几日,岚起也得了父亲许可,外出立府。”

        听孛儿只斤氏打算请自己和李渊茹府中赏花,段氏忙笑着答应,全不给黔国公沐昌祚机会推拒,“待夫人忙过这几日,云儿与岚起的新宅也该能打点周全了,介时,再品茶赏花,也是不晚。”

        听段氏说,李岚起已经得了德平伯李铭许可,外出立府了,黔国公沐昌祚不禁一愣。

        他和李岚起同在六部,虽非隶属,寻常议政时,却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在他的印象里,李岚起该是个对爵位承袭有极大执着的人才是,没道理会……

        而且,以德平伯李铭的性子,会允自己的嫡子外出立府?

        这不合常理!

        “那便晚些时候。”

        孛儿只斤氏点了点头,已然明白,这个孔姓老者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于百姓中为柳轻心立威,乃是段氏谋划。

        想到沐睿之前曾在她眼前提过,李岚起暂时可以算是翎钧的人,只不过,翎钧仍在对他考校,孛儿只斤氏顿时便对眼前情景有了了然。

        现如今,李岚起既是跟德平伯李铭自请了外出立府,便等于是同德平伯府分了泾渭,自此以后,只唯翎钧马首是瞻。

        既然除了效忠翎钧再无旁的倚仗,那段氏这般为柳轻心谋划威望,便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毕竟,段家自多年之前,就已呈衰微之势,如今的尊贵身份,全依靠祖上留下的那数以万计的藏书撑着,不论是对李岚起,还是对段家,让柳轻心这不是出身燕京名门的人成为三皇子妃,都远比让旁的世家闺秀成为三皇子妃对他们更有益处!

        “今日……清吏司可是有什么要案审理?怎连国公和夫人,也驾临了?”

        见孛儿只斤氏对自己态度有变,段氏便明白,她今日“安排”的这事儿,是得了她心意,心里喜悦,脸上却是不显,只礼数周全的朝孛儿只斤氏行了拜谢的礼,便趁势把话题引到黔国公夫妇需要的位置。

        “一点家丑。”

        “三爷应会帮忙周全。”

        段氏的态度,让不知因由的黔国公沐昌祚微微一滞,继而,便本能的拧紧了眉头。

        他跟李岚起,并没有什么交情,寻常在六部里见了面,都未必会打招呼,可段氏如今所为,却像是在帮他给今日之事推波助澜,将沐昌世推向万劫不复。

        “既是国公家事,云儿便不叨扰了。”

        段氏点了点头,巧妙地给黔国公沐昌祚的话又“火上浇油”了一番。

        “三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