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收拾(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韬正院的院子里,立了三个小矮墩。

        康哥儿,宁姐儿和羽姐儿三人老老实实地趴在矮墩上,三个小小的腚儿翘得老高。

        只听得‘啪啪啪’三声,福元圆手里的小藤条就挨个敲了一下子。

        ‘哇——’

        齐轰轰的三声哭声霎时唱响了韬正院。

        “娘怎么教你们的?”

        福元圆对那明显有水分的哭声不以为然,来回走着问道,“没有事先禀明大人,可以出府玩吗?”

        三个小脑袋瓜齐齐摇头“不行!”

        “娘有没有说,没做完功课前,哪里都不许去?”

        福元圆又是‘啪啪啪’地扫了三藤条下去,三人哇地大喊“有!”

        “那你们还知错就犯?”

        福元圆气得插起了腰。

        “娘,孩儿不敢了!”三娃异口同声求饶。

        “好了好了,”沈从在一旁看不下去,伸手将福元圆手里的藤条抽了走,“娃儿们都知错了,你也别气了,娃儿们都聪明乖巧得很!”

        言罢,他冲着翡翠等人眨了眨眼,翡翠忙笑着拉起三位小殿下,带他们下去梳洗。

        “舅舅!”

        福元圆被沈从推着进了屋,嘴里抱怨道,“您这样会宠坏三个小家伙的。”

        在她看来,做错事就该罚,不罚不长记性!

        沈从哈哈直笑,倒了杯茶给福元圆递了过去“喝口水顺顺气,你呀。依舅舅看,三个娃儿机灵着呢,对你说的话都打心眼里记着。谁小时候不淘气,你小时候哪天不上树掏鸟,上街揍人的?”

        福元圆闷了口茶“舅舅,康哥儿和宁姐儿就罢了,要是羽姐儿跟着他们学淘了,等阿璐回来我可怎么给她交代?”

        两年前,西北起了战事。

        秦昊主动请战得了庆元帝的应允,夫妻俩相携奔赴战场。

        临行前将刚三岁的羽姐儿送来了太子府,托付给福元圆照看。

        这一去就是两年。

        边关战事时有告捷,时有失败,秦昊夫妻俩却一直没有回来。

        福元圆夫妻俩自是把羽姐儿当自家女儿般看待,衣食住行和宁姐儿如出一辙。

        而羽姐儿如今完全把太子府当自个儿的家,跟着宁姐儿叫福元圆娘,叫秦泽爹,每天过得可开心了。

        福元圆有时候会忍不住好奇等佟璐夫妻俩回来后,见到这一幕会怎么想。

        “舅舅,你这趟去西北可还顺利?”聊完了娃儿,福元圆想起了正事。

        沈从笑道“顺利,不然舅舅怎会提前回来。”

        “如今西北平定许多,楚王和楚王妃,在皇上大寿前会回京。”沈从想了想,将福元圆托付让他打听的消息说了。

        福元圆眉眼一弯“总算是要回来了。”

        礼部衙门。

        秦泽和秦宇相携步出衙门,庆元帝的寿诞快要到了,两人被指派负责寿辰相关事宜,近日时常出入礼部忙碌。

        “皇兄,”鲁王秦宇翩翩而行,不经意地笑道,“弟弟听闻三皇兄昨日奏报准备归京,算一算他去西北已有两年时间,父皇对他甚是挂心。”

        秦泽一笑“确实如此。”

        “弟弟还听说,”秦宇继续道,“三皇兄上奏想请父皇封他为骁勇大将军?皇兄可知此事?”

        秦泽颔首,面容带笑。

        早在多年前,秦昊就跟他提过做大将军的心愿,如今在西北打磨了两年,想来是有那底气向父皇求个封赏。

        秦宇试探道“父皇同意了么?”

        秦泽唇一勾,步向候在衙门外的马车,淡声道“留中不发。”

        依他对父皇的了解,这骁勇大将军的名号能赐,但还得敲打下三皇弟再赐!

        两年前西北突发战乱,朝堂闹得一锅粥时,秦昊不仅在早朝上请命带兵上战场,还天天往御书房跑求父皇给他个表现的机会,简直没把本来就忧心忡忡的父皇给烦死。

        后来秦昊拖着他做担保人,好一番恳求下庆元帝才首肯了让他随军队出征。

        自然不能让他带兵,保卫家国的大事怎能由一个毫无经验的人领队?

        庆元帝给秦昊安排了个副将的职位,就放手让他自个儿去西北体会下作战是什么滋味。

        扛不住了,自然会回来。

        不曾想,秦昊这一去就是两年,不仅没有一封诉苦的家信,还愈发多了告捷的战报。

        父皇定是很欣慰的。

        这一点秦泽比谁都清楚。

        秦宇目送秦泽上了马车,才转身朝鲁王府的马车行去。

        自从五年前二皇兄故去,他在一众皇子中愈发出色亮眼起来。

        这几年父皇给他指派的差事,他亦完成得不错,在朝堂中颇有些名声。

        然而这一切,和太子比起来,仍是相去甚远。

        这五年来,太子在朝堂站得坚稳,父皇的信任,大臣的恭敬,无不昭示着太子的地位。

        太子妃虽说隐在太子府打理内宅事务,但没有人敢小觑她一分。

        想当年,黑夜一箭射杀让晋王毙命的人可是太子妃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