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风雨飘摇(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几十年来,巴蜀之地在前宣抚使余府尊的统御之下,依靠蜀地山川之利,筑多功城,云霄城,大获城等以对抗蛮蒙铁骑,虽无力大败蒙贼,却也能屡屡让来犯之贼无功而返!

        但现在,随着蛮蒙改变战略,居然也开始在巴蜀屯田筑城,余玠之策,渐有支拙之危!

        更可怕的是,几年前余府尊被奸臣陷害,气急暴毙,余晦接任,却连战连败,甚至连蜀地门户之剑门关都丢了……

        想着这些,蒲择之便忍不住连连叹气,心说余晦你个无能老贼,真是害我大宋不浅!

        虽说几个月前,他已经顺利的收复了剑州和苦竹隘,甚至企图乘势收复利州城,发动了巴蜀之地多年未见之反扑攻势,虽然未果却也使龙颜大悦……

        但不可否认的是,巴蜀数十年来抗击蛮蒙所积累下来的那股百战不殆的豪气,已经因为余晦之无能而消耗殆尽了……

        而现在,蛮将纽璘又在利州纠集精兵万余,意图经白龙江过大获城攻击夔门,和当下屯兵于成都府之阿答胡刘黑马连成一线,一举扫清蜀北之大宋守军……

        此战若摆,苦心经营数十载的巴蜀防线,将就此瓦解!

        仅仅靠钓鱼城之寥寥数地,根本无法抵挡蛮蒙之铁骑席卷南下,直取朝廷之核心要地如两湖,两广,甚至是江南……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任它蒙贼侵略如火,我军自不动如山……”

        张大悦刘整等诸将献计,表示川北各防御要地如云顶,大获诸城,全都筑于咽喉要地,也成功抵挡蛮蒙数十年,此次蒙贼再犯,大家只要按部就班,应该也能和往昔一般,让蒙贼无功而返!

        听到这话,蒲择之是一声叹息……

        以往,靠余大人之山城防御战略抗击蒙贼,的确有效,可惜现在之局势,早已今非昔比!

        现在,蛮蒙明显也已经看出以巴蜀之地势,他们再想如在别处一般仗着铁骑之利来去如风占领巴蜀,已无可能,所以才开始实施筑城屯兵,攻一城,便据一城……

        若现在,自己依旧抱着各山城之险,想要以不变应万变,最后的结局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整个巴蜀之地,都被蛮蒙逐步蚕食!

        更别说,现在纽璘大兵欲取之夔门,更是蜀西之咽喉要地,绝不可失!

        听到蒲择之心之所忧,原本信誓旦旦的张大悦等诸将也是脸色尴尬,讪道“那,以府尊之见,我等分兵,驰援夔门?”

        “若如此简单,我大宋朝廷何须花如此之多米粮养着尔等军将?”

        听到这话,蒲择之不禁闷哼,心说这战事千变万化,要都如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么简单,蒙贼岂能猖狂至今?

        被蒲择之一番呵斥,张大悦等虽面红耳赤,却又满腹牢骚,心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该如何是好?

        “本府若是已有定计,又岂会召集尔等商议?”

        蒲择之更是不悦,沉声道“现在,我大宋朝廷之安危在于我巴蜀,巴蜀之安危,在于吾和诸君,还望诸君能积极进言,出谋划策,阻蒙贼之兵锋,解我巴蜀以及我朝之危……”

        众人议论纷纷,却都苦无良策。

        看到诸将抓耳挠腮,却无一人能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蒲择之心头烦躁不已,目光闪动之间,却落在了段元鉴的身上……

        段元鉴先后任职隆庆府和顺庆府知事,不但在两地施政有方,在军伍战阵方面也是颇有建树,算得上是蒲择之手下的得力大将。

        但今日,段元鉴却一言不发,甚至有些神情恍惚。

        段元鉴为何此般,蒲择之当然知道。

        毕竟其子段岩跟随其同来重庆府虽然不过半月,但其考场大贬书生无用在前,又有单骑直闯蒙营垂死而回在后,出格之言行……

        现在的重庆府,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夜幕时分,诸人依旧没有任何对策,蒲择之不得不下令各自回家休息,明日接着再议,却将段元鉴留了下来。

        “令郎伤势如何?”蒲择之问。

        “已经请了重庆府之名医葛郎中医治,只是伤势太重,葛郎中也只能勉力而为,怕是回天乏术了……”

        想到断言的伤势,段元鉴眼圈一红,却又道“多谢府尊挂记,不过这一切,都怪犬子自己行事莽撞,完全是咎由自取……”

        “到底还是少年,你也不必太过苛责!”

        蒲择之安慰道“而且令郎之行事,虽有些少年意气,但就凭敢于向蒙贼挥刀这等意气,就不愧为我大宋之血性男儿——相信他一定能好起来的……”

        “多谢府尊吉言!”

        段元鉴谢过,这才告辞……

        看着段元鉴的背影,想着其子段岩之行径,蒲择之长叹一声,心说虎父犬子,真乃人生之大悲也……

        段元鉴回到家中之时,已经是二更之后。

        “岩儿情况如何?”

        一进门,段元鉴就迫不及待的问。

        这次来重庆府参加科举,原本儿子是死活不答应,算是被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