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南下爪哇(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第473章南下爪哇

        “好!好!好!”樊老锤连说三声好!他又从头到脚看了杨光一遍,说:“王爷,二十年前,我看到你时,就看好你!二十年过去了。你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啊!再过十年,你如果能兑现对垛儿的承诺,老夫我死了也会笑着活过来的!”

        樊老锤感慨啊!儿子是三品大官,外孙再是个王爷,那自己这一生也算是没有白活!

        杨光再一次拥抱了樊老锤,在老锤耳边说:“你一定会笑着活过来的!”

        这次,弘农杨家也有大批人马过来送行!

        皇上张睿册封杨光的父亲杨敦为亭侯,册封杨光的母亲袁氏为一品夫人。跟随杨光一起南下。

        弘农杨家的人既是来为杨光送行,也是为杨敦老俩口送行!

        最后道别的是张贞和张睿!他俩因为身份特殊,提前在火车车厢内等着。

        杨光挥手跟外面的人告别之后,最后看了一眼雒阳的城墙!他在内心里喊道:“雒阳!永别了!”

        杨光钻进车厢内,跟张睿拥抱!

        张睿喊道:“父亲大人!希望你能经常回来看看!皇儿想念你!”

        杨光对这个儿子倾注了几乎全部的心血!专门为他讲课,讲了很多历史上有、但现在还没有发生的故事!他拉开儿子,两眼看着张睿的眼睛,说:“皇儿,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你的身份不一样,你必须要比别人看得更加深远!必须以史为镜!今后,为父会经常写信回来。你有什么疑问的话,也可以用神鹰送过去。为父会始终在你的身边!”

        张睿这时只有十一岁,比他的两个哥哥杨乾、杨坤小两岁。他红眼巴巴地看着杨光,嘴唇有些蠕动,不知道该说什么。

        杨光说:“你是大张朝庭的第二任皇帝!你将会是特别能干的好皇帝!因而,你应该比别人更坚强!不哭!”

        张睿紧咬牙关,用力地点点头!他拉着妈妈跟爸爸牵手。他说:“父亲大人,你跟妈妈好好道别吧!妈妈这几天,天天都在念叨你!”

        说罢,张睿坚强地走出了车厢,他要留给父母亲一点空间!

        杨光跟张贞拥抱在一起!

        最后张贞在杨光的胸脯上锤了一下,说:“记得尽快将飞机造出来!老娘可是等着你来接我!”

        杨光心道:那是哄你的,小傻瓜!不过,他还是笑着说:“一定!一定!到时候,我一定来接你这个嫩‘老娘’!”

        不管怎么样,最终还是要分别!张贞经过这几天的煎熬,已经慢慢开始适应杨光的离去,因为她心目中,杨光一定会开着那个飞机回来接她的。

        火车开动了!杨光站在窗口向大家挥手致意!他在心底里喊道:“各位大臣、各位亲人,这一别便是天涯海角!”

        杨光这次带走的是何曼的第七集团军和高览的第九集团军。这两人都是他最早的班底之一。特别是何曼!

        再往前,樊琛他们已经去了南洋!

        两个集团军都各有一个骑兵营五千人,各有一个步枪营五千人,各有一个炮兵营四千人。剩下都是步兵。每个集团军四万人。一共八万人。

        这八万人已经提前在广陵郡治等候着。

        杨光的亲随卫队是樊大锤训练的三千特种部队。由许诸担任都督!全骑兵,每人都配备一支步枪!三连弩仍然是标配。

        只有一屯亲随卫队在火车上,其他的三千人都在颍川等候着。

        在颍川下了火车之后,杨光等人骑马,家属都乘坐箱式四轮马车。在许诸的护卫下,朝着徐州进发!

        五天后,杨光等数千人抵达了广陵县城。

        在广陵休息一晚,便开始登船!

        一共三百艘机帆海楼船,从广陵出发,浩浩荡荡,冲向长江!

        半个月之后,船队抵达番禺!

        三百艘大船逐一停靠,到番禺县城休息几天。

        袁绍仍然在这里担任郡长,在等朝廷内阁大学士有缺时递补。

        袁绍隆重接待了杨光一行。并安排大量的粮草补充入船队。

        休息三天之后,船队继续向南开去。一个月之后,船队抵达了马六甲城!

        闵贵、叶宗赶过来跟杨光会面!

        这都是老班底!见面了分外亲切!

        同时,闵贵汇报了南王杨乾一行在南洋的基本情况!

        ~

        樊琛率领海军陆战队第一集团军,一共五万余人,先在九真郡西卷县暂停。在得到蔡瑁支持的一百余当地人之后,行驶到沙捞越!

        根据蔡瑁的南洋本地人的经验,在海滩上寻找当地人的痕迹。

        经过几天仔细的寻找,终于找到了有人在海边活动的一个放弃了的窝棚。

        大军随即开始在这里登陆。

        不久,大军找到了扎这个窝棚的部落。一共约有两千余人。随后,这两千人成了南王的臣民。协助大军在此地落脚。并带大军找到了足够数十万人生活的水源。同时,还了附近还有部落存在的信息。

        在请示杨光之后,南王决定将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