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答(第一更)(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林轩伸手微微向下压了一下,场上的欢呼声渐渐落下。

        他拿着话筒,说道

        “前两天叙利亚一名三岁小男孩的照片,席卷全世界,让太多人深受震撼,对于有些地方的人们来说,和平的确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在场的听众听到这句话,纷纷沉默下来,表情变得严肃,不再欢呼打闹,以表示对逝者的尊重。

        诸多乐队成员则是面面相觑,都看到了自己眼中的震惊之色。

        “听这意思,又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同样的新闻事件,我们都看到了,也就林轩想到为此写一首歌,他的视野之广阔,我们的确难以匹及。”董劲心中感慨。

        曹阳微微一愣,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以以往的经验来看,林轩拥有写宏大主题作品的能力,就是不知道这首歌怎么样?”曹阳心中暗道。

        陆子健是林轩铁粉,心中非常激动,“来了,又是一首大作品!哈哈,林轩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南湘瞪大眼睛,双手合十,眼睛如天上星,亮晶晶,期待的看着林轩。

        钟萱和诸位女神们也异常兴奋,她们虽然不是创作人,但也都是专业的歌手,热爱音乐,眼中满是期待之色,想要看看到此是怎样一首歌。

        乐评人们和普通听众听歌有点不同,他们更注重歌曲里面表达的态度,林轩这种作品非常对他们的胃口,瞬间全都坐直了身体,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舞台。

        这种主题的歌曲,也非常符合秦楚的胃口,当下他神色也变得郑重了几分,手指无意识的敲击着大腿面,期待林轩的表演。

        在全场的注目下,林轩继续道

        “反对暴力,渴望和平,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心愿吧,这首歌就是为此而作,哪怕仅仅是希望,也希望某一天这个世界上不再有硝烟,或许很难实现,但正因如此,才值得我们永恒追求,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人们不能失去希望!”

        林轩一说出歌曲的主题,弹幕上便迅速刷屏了。

        “天啦噜,林轩还真带来一首大作品!”

        “那张照片我看了,心中还是挺有感触的,期待林轩的作品。”

        “不愧是我喜欢的歌手,瞧瞧这境界!”

        “林轩是真正的艺术家,不解释。”

        “……”

        林轩深吸一口气,微微侧身,对两边的管弦乐队的老师微微点了点头。

        灯光师调暗了灯光亮度,只留下林轩周遭方寸灯光。

        管弦乐队的老师们动作整齐划一,各司其职,恢弘大气的管弦乐响起,在顶尖的音响设备传送下,迅速营造了一种悲壮凄婉的氛围,笼罩全场。

        林轩站在舞台上,面色沉郁,在昏暗的灯光映照下,他微微的低着头。

        在音乐声简单的前奏过后,林轩低沉的声音传了出来,其中夹杂着丝丝愤怒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全场的观众微微一愣,这是诗歌念白?

        诸位超级乐迷和乐队成员也是微微一怔,随后立刻反应过来,歌曲中有念白的虽然不多,但他们自然都见过,倒也不算太意外。

        只是,这开篇的两句,应该是现代诗吧,也太有力量了!

        短短两句“悖论性”的诗句,立刻把一个沉重的问题扔到了人们眼前。

        选择卑鄙还是高尚?

        选择卑鄙,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选择高尚,怕是只有死路一条?

        短短的两句诗,看似矛盾,但又意蕴无穷,引人深思,直接击中了人们的心灵。

        在管弦乐队的伴奏声中,林轩微微抬头,用低沉冷峻的口吻继续道

        看吧

        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是的。

        林轩选择的这首诗,正是前世朦胧派诗人北岛的代表作《回答》,这首诗本来表达的是对那荒谬的“十年不能说的那些时间”的怀疑和挑战,但这首诗也可以理解为一首反对暴力的诗歌,用在这里完全合适。

        林轩好像一个疑惑不解的人,在寻找一个答案,但是,又有谁能够给他答案?

        秦楚听到林轩用饱含怀疑的声音念出了这几句诗,看着大屏幕上出现的一行行文字,整个人瞬间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死者弯曲的倒影”、“冰凌”、“死海”这些词语,让他立刻联系到林轩想要表达的主题,但诗歌的魅力在于留白,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

        这几个变形处理的奇异联想,意象化的表现手法把直说明言变成了象征暗示,充分扩大了诗歌的张力。

        秦楚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型的创作者,本身文学功底就足够,再加上他经历过那个诗歌高潮的年代,那时候可是人手一本诗集,对于诗歌有足够的审美能力。

        他看着屏幕上的诗句,感受到了来自灵魂的悸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