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轰开一片新天地(2/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朱贵看不下去了,武松这样的愣头青,一点审问的技巧都没有。为了不耽误大帅的事,他只好自告奉勇站出来对武松道“我来问吧。”

        “谢谢哥哥!”

        武松发现审问真的不容易,他脑袋里空荡荡的,根本就不知道该问什么。

        “高丽国的历史,现在的王国国王是谁;你的官职,来的目的;高丽国的国土,地方,还有军队的实力。只要你能想得到的,都写在白纸上,然后等我们大帅最后看过之后,再决定你的生死,可好?”

        后者茫然地看向朱贵,可是朱贵却咧嘴一笑,露出惨白的牙齿,阴森森道“要是你故意欺瞒我等,绝对活不到岸上。”

        “属臣不敢!”

        柳承志拿到笔墨之后,趴在穿板上,奋笔疾书起来。柳家是棒子国的大姓,朝廷之中势力很大。高丽国虽说继承了大唐的大部分制度,也有科举。但是高丽的科举,更像是大唐,而非大宋。国内还是各个封地的贵族说了算。

        进士虽然尊贵,也基本上不会让平民获得。

        毕竟,普通平民是不可能获得机会学习汉子的,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度,除了贵族之外,所有国人都是文盲。

        这种制度和后世的棒子国差不多,大财团控制政府,而如今的高丽国是大贵族,大家族控制国家。高丽国还是大宋和辽国的双料属国,两头买好的墙头草。

        不到一个时辰,朱贵就匆匆带着一叠纸张来到了李逵的跟前,躬身道“大帅,那人还在写,属下怕大帅等地不耐烦,先将他写好的拿来。”

        “很好。你先下去,盯着他。另外通知鲁达,准备上岸。”

        李逵这才看起来柳承志写好的高丽情报。他估算着航线,如果从登州出发要是朝着辽国的金州为目的地,基本上是一条直线,而船队却走了一条斜线,抵达了高丽国的开京附近,也就是后世的仁川。

        按照柳承志的描述,仁川这地方有煤,铁矿藏丰富,高丽国开国太祖王建在这里建造都城之后,就一直没有改变过。至于南京,那是后世的汉城。

        仁川?

        李逵还真听说过这地方,应该是后世棒子国的工业基地,历经鬼子发展五十年,这地方还是不错的工业城市。主要是当年抗战时期鬼子手中亚洲最大的四大兵工厂,仁川兵工厂就在这地方。能够让鬼子筹备如此规模的兵工厂,可见仁川的自然资源很丰富。

        李逵摸着下巴琢磨“去辽东也就是挖矿开工坊,仁川这地方似乎并不比辽东差多少,占下来,一样挖矿建高炉。关键是辽东没什么人,而高丽国的人口还是不错的。”

        想到这里,李逵眸子中闪过一道戾芒,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离开船舱的李逵来到柳承志面前,后者趴在地上,仰起头,露出个讨好的媚笑。可惜面对铁石心肠的李逵,都是白费,李逵指着柳承志道“回去告诉你们的国王,明天出城投降,如若不然,我大军破城之日,就是你们覆灭之时。”

        看着上岸后,吓得慌不择路的柳承志,李逵站在船舷上笑了,随即下达的一个命令“全军准备上岸,明日辰时发动攻击。”

        这种极不讲信用的做法,连章授这个外人都看不下去了,偷偷拉着李逵的袖子低声问“人杰,虽说是外族,但你这么做,岂不是反复无常?”

        李逵扭头问“你以为高丽国会答应我的要求,明日就决定投降?”

        “这恐怕不太可能吧?”

        高丽王肯定不知道李逵的厉害,哪怕是知道,恐怕也不会将李逵的船队当回事,高丽是一个拥有十万大军的王国,被李逵百十来艘穿就吓破胆,如何能服众?

        恐怕,明日李逵不仅等不到高丽王低头的消息,反而会迎来高丽王的愤怒。

        这么看来,李逵根本就不用担心,自己不讲信用的后果。

        再说了,他不讲信用,怎么了?

        随即,梁山乘坐的晁盖吴用等人,第一个获得了命令,上岸,准备建立营寨,为大军上岸做准备。

        翌日,太阳高高升起,朝鲜王城城门大开,一队队士兵出现在城外,然后慢腾腾的集结,一个武将骑着战马来到了李逵的军阵面前,举起手中的长刀叫嚣道“现在后悔,还有活命的机会。”

        李云站在阵前,横刀立马吼道“饶你狗命回去,告诉高丽王,如若不降,破城之日三日不封刀!”

        “尔敢!”

        既然谈不成,所有的话都是虚的,双方归回本阵之后,立刻开始进兵。只是让高丽国将军不解的是,为什么宋人的十几艘大船突然调转了方向,斜靠着迫近岸边,一字排开。船舷边上一排排黑黢黢的铁疙瘩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对准了他们的军队,让人有种心悸的不安。

        李逵站在旗舰上,发动了进攻的命令。

        岸上,晁盖手握大枪,站在所有人的前面,给身后的兄弟们打气“诸位兄弟,我梁山首战,千万不要拉稀,就是死也不能回头。”

        就在他训话的时候,李逵下达了作战命令,并且船队也用旗语传递了命令,就两个字——开炮!

        轰轰轰——

        宋人有所准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