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八章 大清洗!(2/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也干不了一两年了;唯有郭允厚和温体仁年纪占优,至少还有十年仕途生涯。

        如此看来,现在正是入阁抢占先发优势的大好时机,只要抓住机会成功进入内阁,或是在六部之中占据尚书、侍郎高位,那么入阁将大有希望啊!

        不过崇祯点了钱谦益入阁之后,便没有再让其他人入阁了,只是从剩下的官员当中一一点名,挑选其中德才兼备之人,补入六部的关键职位。

        至于那些级别较低的官员,朱由检就没有越俎代庖替内阁和吏部做主了,毕竟即使朱由检身为君王,也不能把所有利益全部占据,总要给其他人留点汤喝嘛!

        朱由检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如果不是一次性清洗那么多官员的话,就算是朱由检想要一次提拔这么多有真材实学的官员也是不可能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论资排辈,一个萝卜一个坑,即使崇祯身为帝王也不能由着性子来,与各种明规则潜规则作对。

        可这一次朝中三分之一的大臣被清洗出局,可以说一下就令得朝堂上许多重要的位置一下子空缺了出来。

        虽然这些官员未必都认同崇祯所实施的改革政策,但从这些人屡次面对反贼的蛊惑仍然坚守本心,不肯从贼,显然这些人对于崇祯,对于朝廷尚存几分忠心。

        至于说崇祯一下清洗掉上百位官员,会不会影响到朝堂运转,那就是杞人忧天了。

        咱大中国自古以来,什么都缺,却从来不缺想要当官的人,多少读书人为了当官头悬梁锥刺股,几十年寒窗苦读,仅仅只是为了一张进入官场的入场券,就可知官场上的后备人才如过江之鲫了。

        该升的升,该杀的杀,如此处置一番后,这个临时开张的大朝会也就散去了,百官告退之后,王承恩却看着朱由检欲言又止,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怎么?还有事情?”朱由检好奇的道。

        王承恩道:“陛下,内臣接掌东厂之后,发现手下番子早已掌握钦定要犯张溥的行踪,如今张溥危害社稷愈演愈烈,此次怂恿朱由崧造反更是差点害了诸位娘娘,陛下何不将那张溥杀之后快,以免横生枝节?”

        “额……,张溥跳梁小丑,不足为虑,且让他再蹦跶些时日吧。”朱由检想了想,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否决了王承恩的建议。

        诸位看官看到现在想必也看明白了,为什么张溥这么一根搅屎棍始终在朱由检的眼皮底下晃来晃去,朱由检始终对其视若无睹,甚至是有意放纵。

        其实说白了便是朱由检看中了张溥搞事的能力,想那张溥前世不过区区一庶吉士,便能通过当朝首辅周延儒把持朝政,可见其搞事能力有多强。

        虽然最后翻车被周延儒灭口,但张溥长袖挥舞的能力还是很得朱由检看重的。

        可张溥由于天然立场敌对的关系,明显跟朱由检尿不到一个壶里,朱由检若想要张溥为自己所用,还得另辟蹊径才行。

        于是朱由检便故意放纵张溥纵横朝野,利用他不断挑拨大明各地的反动势力,让这些反动势力一个个跳到明面上来,然后朱由检施展雷霆手段,一一灭之。

        从结果来看,张溥完成的任务远超朱由检的预期,朱由检通过他,已经接连扳倒了福王、亲王、英国公、定国公等多家依附在大明身体上吸血的反动势力,并通过铲除这些反动势力,夺取了兵权、财权、事权等各种权力。

        当然,这一切张溥都是被蒙在鼓里的,他还以为自己神通广大,在朱由检及厂卫番子的眼皮底下跳来跳去,而始终奈何他不得。

        殊不知他自己早已成为朱由检的提线木偶,任凭朱由检的大手摆布。

        不过朱由检也有老猫烧须差点阴沟翻船的时候,此次朱由崧发动的叛乱,就完全打破了朱由检的全盘计划,几乎令得大明山河变色,朱由检至亲沦为阶下之囚。

        好在朱由检当机立断及时赶回京城,否则朱由检还真的差点被张溥给翻盘了。

        不过就算如此,朱由检也并未打算将张溥这颗棋子收回来。

        在朱由检想来,国内还有辽西将门集团这一心腹大患,将来他继续推行改革政策之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反动势力暴露出来。

        这些心腹大患和反动势力,都是潜藏于大明体制之下的,朱由检还想利用张溥,把这些祸患从暗处转到明处,他才好对症下药,一一剪除之。

        ……

        大朝会之后,一场血淋淋的大清洗旋即拉开了帷幕。

        这些天来,京城的菜市口上上,一批又一批牵涉朱由崧谋反案的文臣武将、贵族勋戚被直接押上刑场,斩首示众。

        这些以往身光颈亮,一副上等人做派的反贼们,一旦上了刑场,和那些粗鄙不堪的普通犯人并无不同,甚至表现得更加贪生怕死,其哀嚎求饶的丑态令人作呕。

        “陛下冤枉啊!天大的冤枉啊!我们只是被奸人所惑误中奸计呀,我们绝无逼宫懿安皇后的意思啊!”

        “陛下饶命!这一切都是反贼朱由崧指使的,我们只是听从军令而已,并无大罪啊!”

        不管这些文臣武将、贵族勋戚如何呜呼哀哉,亲自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