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才的分数(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此时帆城高考用的是三加综合的模式。可选文理两个方向。杨度读的是理科,考的科目分别是语文,英语,理科方向的数学以及理科综合。

        其中,语文英语数学每科150分,综合科300分。总分750分。理科本科的高分线一般在520左右,本科的低分线(三本线)一般在430左右。

        姜老师说杨度能考到400分就让他跳级,虽然有些气话,不过杨度才读到高二,连课程都没有读完,如果不算作文,能考400分真的很不错了。

        当然,这也是杨度的父亲杨本麟打过招呼后,学校商议出来的比较折中的办法。

        杨本麟是本区的警察局副局长,多少有些影响力,又认识学校不少领导老师,学校也要给他点面子。

        要是杨度现在能达到这个分数,剩下的百多天里努努力,说不定真能上个本科高分线,这也算是对杨副局长有交代了,对别的同学也说得过去。

        要是杨度达不到这个分数,只怕杨副局长就不好意思提这个茬了,大家也相安无事。

        杨度被安排在一个会议室里答题。时间基本就按照平时模拟考的样子,掐着点来的。两个老师至少一个看着他做题。

        杨度自己一番折腾后,写完了第一份的语文卷子,姜老师拿过后只是冷哼。杨度的字着实不怎么样,一张卷子写得虽然满当,不过卷面就不怎么能看了。

        白若离教得就是语文,所以迅速批改完毕,81分。

        姜老师有些不屑。一科八十来分,四科也就三百多。不过白若离老师善意提醒他道:“这里没有作文。”

        扣去作文之后,卷面分数本来就只有90,能得到81分,已经是非常高的了。

        姜老师想明白这些,脸霎时间有些黑。

        第二科是数学,姜老师是教数学的,索性不时杨度身后看他答题,他发现杨度除了一些复杂的推导有些错误之外,整张试卷没有哪里能够难住杨度,不出意外,杨度能拿到120甚至更高的分数。

        果然,等到中午杨度交卷,姜老师顾不上吃饭,立刻将试卷批改了出来。137分!要是那些推导过程写清楚,这张试卷拿满分都有可能。

        中午一点开始考综合,成绩283分。

        最后一科英语。杨度还在默写答案呢,会议室外响起了一波波放轻的脚步声,杨度不再有人监考了。外面倒是来了不少好奇的老师过来看个究竟。

        姜老师拉着白若离在会议室外焦躁而又小声问:“白老师,这试卷没有泄露出去吧?你确定这是刚从立信中学弄来的试题,不是从哪本考题里弄出来的?”

        “我刚打电话确认过了,这确实是他们几个老师自己出的考题。除了我,还没有人拿到。他们学生自己都还没有考呢。”白若离小声解释着。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呢?”脚步声音传来,可以想象姜老师现在像一只困兽,落入了自己做的局里。早上他把话说得那么满,现在怎么办?

        杨度平时的成绩在班里就是中等。要是杨度平时的成绩能在班里排名前五,不,就算是前十,他也会在老同学打完电话后欢欣鼓舞将之送到高三去,并且让其他同学跟杨度学习。

        可杨度不是啊。要不然他何至于那般疾言厉色?

        白若离老师道:“我刚才去问了问李星璇同学……就是刚跳级到我班里那个。她说小时候杨度同学本来就是很聪明的,只是他父母离异之后,他才变得消沉,有时候连考试都不好好做题,但实力还是一直保持着的。李星璇就常跟他做练习。据李星璇说,他们两个的练习里,不管她怎么出题,杨度同学都基本能拿满分。”

        “有这回事?”姜老师想必张大了嘴,声音都提高了几个等级。

        “嗯嗯,我看过他们做的练习的照片。字迹是和杨度同学的一致的。”白若离老师认真说着自己知道的情况。

        杨度不禁在心里暗暗给李星璇点了个赞,这个助攻来得好。

        “老杨糊涂啊。”姜老师听完大叹。

        要是杨本麟没有离婚,杨度平时便不会这般懈怠,那他班里就会多一个尖子。他今天也不会出糗。这事闹的。

        其他老师听闻还有这种曲折,也开始小声讨论,打听起杨度家里的情况和杨度与李星璇的关系来。讨论正热烈的时候,一个方正的脚步声传来,一声咳嗽压下所有议论后,一个威严的声音低沉道:“测试到什么情况了?”

        白老师急忙汇报道:“考了三科,语文没有考作文,总分已经达到501分了。里面正在考英语,估计考一百分以上不成问题。”

        “那就是说,以这个水平高考,能考到600到650分甚至更高?”

        “是,是,是。”

        “那就以我们早上会议的精神,抓紧给他办理学籍档案,让他准备补报名材料吧。我就说过,干部同志们在教育子女的时候,还是很有技巧的。我们学校在这么长时间里没有发现这个同学的这个小问题,以至于差点埋没了人才,这事大家要吸取教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