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1/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阳棺。”贞白道“活人住的房子称阳宅,把阳宅按照棺材的形状建造,让活人住进去,就是阳棺,谁会把自己的女儿往死里养?”

        赵九站在屋内,突然觉得浑身不适“往死里……”

        贞白抬起头,看向屋顶,房顶四周有梁柱,像极了四颗棺木钉。

        赵九也条件反射的跟着抬头看,顿时汗毛倒竖,平常人家屋顶能见横梁与瓦砾,而这个屋子上面吊了顶,是块长方形的木板,呈弧形,除了四角的四根梁柱,跟个棺材盖无异,沉沉的压在头顶。

        “道长。”赵九紧紧握着那支钗花,一脸受了惊吓的模样“这房子是真邪门儿啊。”

        赵九将钗花扔回梳妆台,掌心被戳出了印迹,因为震惊,没顾得上疼,他两步退到门外。

        贞白没管他,只道“阳棺盖棺,被四角梁柱钉死,主凶,压人气命,等同活埋。这样的布置,应是业内道家所为,所以当年建屋时,王六还请过道人?”

        赵九听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他搓了搓胳膊,胆寒道“不会吧,谁会把自己家修成凶宅,这也太吓人了,王六怎么可能,那可是他亲闺女儿,宝贝得要命,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若不是王六,那就是建房子的工匠存心害人。”

        “这也不可能。”王六摆摆手“那工匠咱们都认识,哦对,道长你也见过的,就昨天,你不是去给王六择吉地吗,就是山上那个摔瘸了腿的樵夫,他以前做这行,当年还是我给王六介绍的,活儿做的仔细,口碑一直不错,后来好像砸了手,就不出工了。”

        贞白想了一下“那个樵夫?”

        赵九点点头“对。”

        “知道他家住哪儿吗?”

        “就住在城头,现在要去吗?”

        “嗯。”贞白应道,正欲转身,就听嘎嘣一声,好像有人踢到了石子儿。

        窗外快速闪过一抹黑影,赵九虎躯一震,还未从阳棺的惊惧中挣扎出来,就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得差点灵魂出窍,惊悚地嚎了一嗓子“鬼啊……”

        贞白却不以为意的瞥了一眼紧闭的窗扉“是衙门里的人。”

        闻言,赵九收住了几乎颤抖的尾音,狠狠为自己捏了一把汗,这青天白日的,哪会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出没,只是因为这房子犯悚,他僵在原地,问“怎么会有官差?”

        “一路跟来的。”

        “啊?”他居然一点都没发觉“是在监视咱们吗?”

        “是吧。”贞白说“那个梁捕头,疑心重。”

        “那……咱们还去找樵夫吗?”

        “去问问当时什么情况吧,这屋舍是他当年修建的,可能会知道些内情。”

        “那行,他昨天腿脚受了伤,今天应该会在家修养。”赵九瞥了眼这间闺房,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总觉得阴气森森的,令人四肢发寒,他退后几步,只想快些离开这间房,忙道“咱现在就过去。”

        贞白未做迟疑,与赵九出了院门,往城头的樵夫家去。

        一直尾随的衙役露馅之后就离开了,飞奔入县衙,气喘吁吁地把在王六家中的所见所闻向梁捕头阐述了一遍,他还格外带入氛围的压低了声音,跟讲鬼故事一样,把几个旁听的衙役说得后背脊发凉。

        “真的假的?有这么玄?”一个衙役不确信的问。

        那负责跟踪尾随的衙役演讲完,一阵口干舌燥,端起桌上的凉茶灌下肚,连茶叶都囫囵吞了,一抹嘴道“可不是,那说得跟真的似的,把我在外头都吓一跳,结果踩到了石子儿,露了行迹。但是他们现在要去城头樵夫老苏家,就为当年建阳棺这事儿,我就立刻回来跟头儿汇报了,咱要不要也跟过去顺藤摸瓜,看看到底是不是这么玄?”

        “若真如这女冠所言,王六家中是个风水局,那建房子的老苏就很有问题。”梁捕头搓着下巴冒出来的胡渣,展开了联想“这么说来,从二十年前王六闺女出生,要建这个房子起,这人就起了歹心,如此推测的话,王六闺女的失踪也很可能跟他相关。”

        “对。”众人附议。

        梁捕头扫视众人一眼“所以你们也相信,这神棍说的劳什子阳棺?”

        尾随贞白的衙役道“头儿,咱也不能说全信,就是吧,这看的风水局不是,很难说得清,就比如当今天子,还迷信呢。”

        梁捕头看着他“迷信啥?”

        尾随贞白的衙役底气十足道“太行道啊,那传闻中的太行道,可比这个玄。”

        民间不是还流传着,太行山是国之核心,乃天下之脊,什么得太行者得天下,极为夸大其词,也不知是天子听信了这些传言而倚重太行道,还是因为天子倚重太行道而流出的这些传言,反正很久很久以前,引起过天下热议的是,承德年间,太上皇的嫡长子,本应继承大统之人,却一出生就送上了太行修行。到了本朝,二皇子也给送入了太行道,可见在天家眼中,对太行道的倚重非比寻常。

        梁捕头一拍桌子,满脸愤慨“你不说这茬还好,就是那皇帝老二兴起来的风气,带头搞这些封建迷信,所以这些人一个个不务正业,削尖了脑袋想遁入个道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