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拦路虎(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独自走入到竹林里后,李琦客刚才的那股自信没了,仿佛此时心里头多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

        

        他掏出随身带的纸来,随手从地上抓了一把干竹叶,然后用手揉碎,并用纸卷了起来。

        

        点燃后,看着升起的白烟,李琦客耳边仿佛想起了日本作曲家谱写的《start》来,在极具节奏感的探戈旋律下,他的思绪极速的跳动了起来。

        

        前世的李琦客,每次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他总会放上一首古典音乐,在这种节奏下,仿佛能给他带来灵感。而歌单里的音乐,早已被他听了无数次,旋律也被刻在了脑子里。

        

        李琦客在沉思中,对连日来的问题进行了一个复盘,他发现大宋的汇率和自己那个时空下的有很多不同。

        

        现在的铜钱和白银的兑换比是,一两银子兑换一贯钱(一千文)。

        

        而且这些日子下来,让李琦客摸不准的是,开始他以为大齐的市场有些通货膨胀,但是最近就上元地区的表现来看,好像又是通货紧缩。

        

        想到最后,李琦客才想明白,他拿着相对自由的市场经济思维,来看待这个信息迟缓,流通很慢的大齐市场,是带有很明显的时代局限性来看问题的。

        

        不过,这倒让他有了另外一个念头,在这个流通迟缓,信息传递慢的时代背景下,抓住了大地主和小农的需求,是很容易就能操纵这单一的市场的,这不失是一个投机的路子。

        

        当然,这都是有了一定的银子以后才应该去想的问题,眼下这五十两银子,都成了李琦客眼前的拦路虎了。

        

        按着李琦客现在通过故事变现,来获取钱财的手段,显然短时间内很难凑齐五十两银子。

        

        大齐的市场流通性差,导致了一些农民必需产品外的东西价格虚高,也就是说李琦客虽然现在每天有十文的收入进账,但这个数字对于徘徊在温饱线的人家来说,已经是很多的了。

        

        就是这样的收入下,十天半个月才能凑上一两银子,照这个速度,显然是要吃官司的。

        

        想到此时,李琦客叹了一口气,双手抱着头,躺在了草丛上,虽然不后悔刚才和李满闹翻,但自己还是太冲动了,把话说得太满了。

        

        眼下能想到的短时间凑齐这笔钱的手段,除了偷和抢,就只有提前聚集资金了,但是靠什么来聚集呢?李琦客准备去金陵府里去看看。

        

        晚上回去后,李琦客发现老头脸色很不好,灵儿也是满脸的焦虑。

        

        老头活了大半辈子人了,这靠一个月就能赚回五十两的营生,他没见过也没想过,在他眼里,眼下只有把灵儿嫁给李满,才能解决这件事。

        

        而在灵儿看来,虽然哥哥讲故事赚钱很容易,但五十两终归不是一个小数目,要想一个月赚回来,谈何容易。

        

        这一晚上,李家人都没能睡一个好觉,而心里负担最大的还是李琦客,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把妹妹往火坑里推。

        

        第二天,李琦客一大早跑完步后,就径直的去找了狗儿,然后带着狗儿一去找了李大有。给了李大有一些钱后,他才同意随李琦客去金陵城。

        

        几个人大约花了多半天的时间才赶到金陵城,不过到金陵城外时,天色已经渐渐地暗了下来。

        

        在距离城门外不远的地方,李琦客看到了黑压压的一片人,好像都裸坐在地上,远远的望去,估摸着少说也有几千人,想起前几日李大有说的北方难民,想必就是他们吧。

        

        “大有叔,这些难民来这里多久了?”狗儿四处张望着朝李大有问道。

        

        牛车旁边来来往往的人,有老人,有孩童,也有妇女,无一例外的是,他们走起路来软绵绵的,衣服破旧不堪,更严重的是有阵阵的恶臭味从远处传来。

        

        李大有捂着鼻子,使劲的催赶着牛车,吱呜道“少说也有两个多月了吧。”

        

        看着路过的孩子们,向车上看的渴望眼神,仿佛就像非洲难民小孩子眼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