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不小心发现了水泥(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锦衣卫掌刑千户看着眼前的顺天府尹,笑道:“不好意思了宋府尹,锦衣卫诏狱只听指挥使的命令,才能放人。”

        “莫说来的是您,就是当今刑部尚书来了,这八个人也放不了。”

        宋恒一愣,转身就走。

        他走后不久,    暗处,锦衣卫都指挥使翟让缓缓走出来,冷冷吩咐:“陛下有密旨,彻查此案。”

        “告知东厂,派听记暗中跟着,看还有谁与此事有染。”

        那掌刑千户微微一怔。

        这位陛下,还真是,已经知道此事与皇亲国戚有关,居然还是让厂卫插手了。

        厂卫插手以后,事情很快就见明朗。

        加上较事府的暗中密奏,朱由校很快得知事情全貌,更恨之入骨。

        原来此事件不仅顺天府衙门有关,就连五城兵马司,都察院也与之有染。

        根源就在于这个人是皇亲国戚,很多人都自发的以为,自己会护短,不敢管也不敢问。

        久而久之,就造成这帮人愈发的无法无天,居然当街奸抢妇女。

        “居然是国舅爷…”朱由校嗟叹一声,没想到最后查出这样一個结果。

        童静儿,是朱由校唯一临幸的宫娥。

        她出身凄苦,唯有这个哥哥与他相依为靠,为朱由校生下了皇长女朱淑娥。

        此后,童安得到荫封便成为了当今国舅爷。

        对于童静儿,    朱由校也是十分恩宠,很快便将她晋封为皇贵妃,    赏赐不断。

        童安本来就是穷苦出身,    因为自己妹妹忽然得到富贵,这些年来经常大手大脚,修宅院、盖园林……

        为了童静儿,童安的一些小偷小摸,朱由校都忍了。

        可却没有想到,他的胆子越来越大。

        朱由校设立的这个较事府,人选都是最为忠心耿耿的死士,只管密奏,从不多言。

        汇报以后,较事得了恩准便默默退出去,留下十分纠结的朱由校。

        “要是朕杀了这个国舅,静儿可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了,她的命,太苦了。”

        默默的,朱由校来到裕妃寝宫。

        看着熟睡中的童静儿,怜爱地轻抚她的脸颊,一脸疼爱。

        童静儿蜷缩在床上,像一只温柔的小猫,不多时,    猛然间睁开眼睛,吓了一大跳。

        “陛…陛下…!”

        “不必拘礼。”朱由校看着童静儿,还是说道:“朕今日来,是与你说一件事。”

        “前几日的事,锦衣卫查出来了,罪魁祸首…”

        “陛下…?”童静儿自然听说过这样影响重大的事,看见皇帝这样一副面容,也感觉不妙。

        “是你哥哥,童安。”朱由校无奈说道。

        童静儿一愣,感觉天塌了。

        从小就是这个哥哥与她相依为命,这也是她最后的亲人,朱由校正是因为这些,才略微有些犹豫。

        “朕当时就在现场,那些恶徒,仗着国舅府的声威,当街强抢民女,若是朕不管,朕…”

        童静儿伸出手指,按住了朱由校的嘴。

        “陛下,您不要再说了。”

        “臣妾自进入皇家以来,便是皇家的人了,哥哥他触犯王法,自作孽,不可活。”

        “再说了,臣妾不是还有陛下吗?”

        朱由校看着如此懂事的童静儿,将她揽在怀里,叹道:“静儿,朕冷落你了。”

        “朕会给你补偿的。”

        童静儿点头,轻轻哭泣。

        “东缉事厂、北镇抚司联合通告:

        当今裕贵妃之兄,国舅童安,多年来横行不法,深为祸患,纵容其仆等八人,当街强抢民女,殊为可恨!

        经察,顺天府尹宋恒、东城兵马司巡城御史车申、西城兵马司巡城御史张永申、刑部左侍郎滕鹏举等十五名官员,犯有包庇罪,一应革职查办!

        国舅童安,罪行最甚,决不轻饶,择日斩首!”

        听官差读完通告,远近百姓都是拍手称快。

        被欺辱少女的家人一早就在眼巴巴等着,等听完了最后一个字,方才放下心来。

        他们没有信错人,当今圣明天子,会为他们做主的。

        就算是贵妃的亲哥哥,也会依法惩办,当街斩首!

        与之相关的官员,全都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在一片的欢呼声中,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

        朱由校大义灭亲之后,个人声望更是被拱到了顶点。

        在此之后,朱由校对地方官府衙门进行了整顿,将大批的备役官差提升为正式的衙役,扩充了全国衙门的巡防治安人手。

        同时,也提升了这些基层执法人员的待遇,由宫局设计,下发了崭新的标准化制服。

        除此以外,在天启二十五年的年底,由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提出,京师开展了天启纪年的第六次大规模京察。

        这次京察,由东厂、锦衣卫、大理寺、刑部四部合办,各有负责,声势浩大。

        但绝对不是空头支票,厂卫的办事力度,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