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4 大明的重生(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1404  大明的重生

        “……历史应该记住这个日子,这一年是大明永历十六年,大清康熙元年,原本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大明帝国,在澳洲人的帮助下重新走上复兴之路。

        就在这一年,永历皇帝带领着追随他的八万军民乘坐澳洲人的铁船离开了缅甸,这八万军民最终在满次加半岛的南端安顿下来,那些不愿意接受北方鞑靼皇帝统治的汉人们,最终建设了狮子城这个大明帝国的新首都。

        并以此为,奋起图强的大明君臣们,在澳洲人的全力帮助下,这个蜗居小岛的大明帝国,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皇帝的军队就打败了不愿意对大明皇帝称臣纳贡的满次加王国的军队,接着,又与荷兰人联手,跨过马六甲海峡,武力占领了苏门答腊岛的重要港口巨港。

        大明帝国因此完全控制了这个扼守在东西方海上交通咽喉之处的海峡。

        在永历皇帝登陆满次加半岛的当天,大明帝国、泗水自由邦与澳洲联邦共同签订了人类历史上国家之间的第一个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南洋自由贸易协议》。

        这是后来的那个《西太平洋关贸总协定》的前身,这个协议首次将“自由贸易区”这个概念公开、正式地写入了政治文件,并首次在国与国之间破天荒地规定了“零关税、零壁垒、公开协议、商定税收的自由贸易原则”。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这个协议的签订是曾经盛行于印、欧、美洲大陆的重商主义走下历史舞台,并最终走向消亡的开端……

        在《南洋自贸协定》的庇护下,大明帝国的控制区内一直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并且对居住在这个统治区域的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这一做法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人才和勤劳的人们,使得狮城和巨港迅速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成为印欧与东方贸易的枢纽。

        尤其是在狮城,这个被誉为东方明珠的城市,是全世界企业家、商人和怀揣着发财梦想的人们的天堂,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国力的强盛,在此后的数十年的时间里,大明帝国扩张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

        在随后的仅仅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大明帝国的武装商船队就重新抵达了阿拉伯半岛和东非,这里之所以用“重新”这个词,是因为两百多年前大明帝国曾经派出郑和船队抵达过这些地方。

        与当年的郑和船队不同的是,跟随着船队而来的是澳洲和大明的工农业产品和殖民者,不久之后,大明帝国的军事据点开始逐渐遍布这些地区。

        在远东,帝国的武装探险队占领了琉球南部的若干个岛屿,最终使得琉球王国成为大明帝国的直辖藩属。

        在更遥远的西太平洋,帝国的触角延伸到大洋东部的数百个群岛和岛礁,帝国通过在这些岛屿上与土著进行贸易的方式,逐渐将这些群岛收为己有。

        三十年后,大明帝国的汉人们几乎遍布整个太平洋。

        然而,这里不得不指出的是,汉人的到来不仅给当地带来了工业品和文明,也带来了某些灾难,其中最著名灾难是爆发于某个火山群岛的肺结核瘟疫,让那个群岛上十多万土著因为一场普通感冒而失去了绝大多数的生命。

        如今,那个火山群岛已经几乎没有土著人口了,勤劳的汉人们在那些用火山灰沉积而成的肥沃土地上开垦劳作,让那里遍布着各类种植园,群岛变成了全球香蕉、可可和甘蔗的贸易中心,当然也是富人们旅游度假的天堂。

        澳洲联邦和大明帝国的海军在那里还拥有一个联合军港,这个港口的名字很美丽,据说是永历皇帝的“帝师”朱北国给起的,名字叫珍珠港……

        过去的历史已经证明,永历南航的意义不仅仅是延续了大明帝国,实际上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评价永历皇帝南航满次加的行动。

        从整个中华汉民族的历史角度上看,如果我们把发生于公元四世纪和随后几次的、为了躲避北方蛮族入侵而发生的衣冠南渡,看成是这个民族为了自身的繁衍和发展开拓、开发了更为温暖湿润的南方大陆的话。

        那么,发生在四十年前的那场永历皇帝南航满次加的历史事件,无疑是汉民族历史上另外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衣冠南渡。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南渡为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海洋,让原本局域于大陆的汉民族变成了真正的海洋民族……”。

        (以上摘自《竹园公学世界史教材,第十一章大明帝国的复兴之路》,作者:竹园文学院历史系尼古拉布瓦洛教授,一七零一年九月)

        时间回到一六六二年的四月七日,永历皇帝和他的重臣:李定国、白文选、陈安德和黎维祚,在春申号的甲板上与朱北国告别。

        此时在春申号的旁边,身形巨大的妮可号就停泊在数百米外的海面上。

        这已经是妮可号第四趟往返狮城和仰光了,此时妮可号庞大的船身挡住了阳光,使得整个春申号都被遮蔽在妮可号的阴影里。

        这一幕显然给这群大明君臣造成了某种心理震撼,当春申号缓缓靠向妮可号的铁制舷梯之前,朱北国感到永历皇帝的手紧紧地握住自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