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下山来夜宿小院,初听闻世间人家(2/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多少让我心里有些底气,”

        李凡一接着继续道:“老伯,家里就你们三口人?孩子的父母呢?”

        老伯听了,楞了一下,低头道:“日子不好过呀,”老伯叹了口气继续道:“哎,不瞒你说,两年前,我这儿媳生了一场怪病,看过好多郎中,都是束手无策,和亲戚朋友也借了不少银子,银子花完,就再也吃不起药了。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大活人一天天消瘦下去,直到离开,走的时候孩子才两岁。”

        老伯停顿一下,继续道:“可是日子还得过呀,种的田地一年产不了多少粮食,连年来赋税又重,老汉那儿子在外边做工,有时候累死累活的,工钱也给不了,人心不古,世道艰难呐,”说着说着老伯抹起了眼泪,老大娘紧紧抱着小孙女,也跟着抹起了眼泪。

        李凡一听老伯这么一说,又看到这番场景,一时间悔意自责万分,不知如何是好。

        忙放下手中快要烤好的衣服,起身抱拳道:“老伯,老大娘,方才不知家里的情况,只顾自己胡乱说话,哪知勾起二老的伤心往事,多有冒犯,还请二老多包涵。”

        老大娘不停抹着眼泪,带着哭腔道:“年轻人,不怪你,有时候,这就是命啊,可伶我那儿子儿媳,可怜我这小孙女,”

        李凡一道:“噢,老伯,我听闻,这些年,朝廷不是都在逐年减免赋税吗?为何会是这般情况?”

        老伯道:“哎,朝廷是减免赋税,可青州这地界却是找各种借口,连年加重赋税,山高皇帝远,没人给你说这理去,只能是过一天算一天了,”

        李凡一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老人家,人世间的道理虽然众多,只不过都是说给别人听的,往往身临其境,也不一定能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罢了。心里的痛,没人能懂,心里的苦,没人知道,心里的疙瘩,只能自己解开。

        一时间,整间屋子陷入了悲伤和沉静,无论春天多么美好,大自然多么奇妙,都抵挡不了人世间的悲观离合。我们能做的,只是满怀信心迎接明天的朝阳和希望,愿活着的人幸福安康,愿离开的人再没有痛苦悲伤。

        不知过了多久,老伯打破了沉静:“年轻人,你也不用内疚,本来你是外人,不应该和你说这些的。我们老两口都这把年纪了,虽没经历过大风大浪,但也是从困难坎坷中摸爬过来的,本应该看开许多,只不过,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真的是世事难料啊。”

        听老伯这么一说,李凡一不知如何作答,同时内心是五味陈杂,也不知能做些什么。只是静静地望着炉子里的熊熊焰火,陷入了沉思。心里想着,如若哪天我考取功名,一定要造福百姓,福泽天下,扶危济困。虽这样想,可他一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子,哪知这人世间的疾苦和人情世故的复杂,还待那岁月来洗礼打磨,才能认知这人生和沉淀出自己的人生。

        时间一点点过去,已经是傍晚时分,窗外依旧是和风细雨,此时大家的情绪都已经恢复平静,肚子也有了反应,人还得活,饭还要吃。

        老大娘起身准备去弄晚饭,老伯准备着材火,李凡一和小女孩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

        待大家用过晚饭之后,老伯便带着李凡一来到隔壁一间空屋子内,给李凡一铺好被卧,李凡一又跟着老伯出去饮了马,填好夜草,累了一天,回到屋内,倒头便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