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废黜内阁(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谢卿,穆贺云逆反之事虽已结束,还剩下一些余党还未清除,你可愿意回朝帮朕一起清理这些余孽?”

        内殿之中,皇上秦旭一边翻看完穆系逆党名单,诚挚邀请道。

        他深知谢崇宁因遭受穆贺云设计而不得不远离京城,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像谢崇宁这样的有才能的忠臣定是要重用的。

        “陛下折煞臣了,能得陛下赏识实乃臣的荣幸,臣万死不辞。”

        谢崇宁恭敬的作揖,语气谦逊诚挚,表达了他誓死追随的信念。

        对于秦旭这个皇帝,谢崇宁还是十分信任的,他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体察民情的好君主,能辅佐他一起重整如今乌烟瘴气的天下,是他的荣幸。

        “谢卿此话严重了,谈什么万死不万死的,朕还需要你这个国家栋梁来与朕一起治理天下呢?”

        皇上绕过桌子走近谢崇宁,双手在他的肩上拍了拍,这几下代表了他对谢崇宁满满的期许和信任以及拯救黎明百姓的重任。

        现如今天才平复了穆贺云等人造反天下刚刚恢复了和平,但是近几年天下百姓遭受各种灾害,这个天下早已是千疮百孔,经不起任何的战争和灾害了,所以这个重整天下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他这个天下的君主身上。

        秦旭是一个仁爱的君主,对于近几年百姓遭受的战乱内心也是十分心痛的,虽然现在清除了穆党,但还有一些贪.腐的官员存在,这些都是要慢慢整治的。

        “这里有孙孝全的一些贪.腐以及这些年鱼肉百姓的证据,要想清除贪官污吏,就必须先从这些资深的朝廷的蛀虫开始清理。”

        皇上的眼里是满满的愤怒和斗志,愤怒的是孙孝全这些年所做的种种,由此可以看出那些贪官污吏鱼肉百姓的恶行,以及官官相护,消息堵塞的弊端。

        谢崇宁接过那一沓厚厚的证据,一页一页的翻看,那一页页书写的恶行,单一页纸上的罪状都足以用接受最严酷的惩罚。

        看完皇上给他的这些关于孙孝全的证据后,谢崇宁才发现这些年他掌握的那些证据只是这其中的一部分。

        在这一点上,谢崇宁对于秦旭这个皇上还是非常敬佩的,蛰伏了这么多年,暗地里收藏这些人的证据还能不被发现是十分不易的。

        “谢卿可是看完了?你有什么看法?”

        见谢崇宁翻完了最后一张纸后默不作声,似是在思考,皇上便出声问道。

        “陛下,实不相瞒,臣在沐城时也在收取孙孝全鱼肉百姓,贪.腐腐败的罪证,但孙孝全此人十分狡猾,做事不留痕迹,臣也是追查了很久才查到一点蛛丝马迹,原本打算是等尘埃落定后禀告皇上的,但现在看来陛下心中早已有数,臣自愧不如。”

        谢崇宁明白皇上既然能查到这么多孙孝全的犯罪证据,他的一些动作皇上也定是察觉到了的,所以他便坦白了。

        “哦?谢卿也查过?看来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了,谢卿不必谦虚,既如此,那抓捕孙孝全的重任就交给谢卿来办吧,此事牵扯甚广,由你来办,朕比较放心,现在朕能信任的,也只有你了。”

        “陛下抬举臣了,既然陛下如此信任微臣,臣必不负所望,将此人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谢崇宁语气十分坚定,这是他很久之前就想做的了,奈何中间出了很多事情,孙孝全这人当初还参与了他家里的一些事情,着实不能饶恕现在正好是一个机会,但他面上未露分毫自己的心思,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在上一任皇帝哪里早有体会。

        “那就有劳谢卿了,等处理完这件事情,还要有劳谢卿助我肃清朝纲了。”

        皇帝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后,这才语重心长的说道。

        他的脸上满是欣慰,眼中是毫不掩饰的喜欢,谢崇宁的每一个回答都十分合他心意,而且不卑不亢,没有谄媚奉承讨好,他所说的话,每一句都像是发自内心的,让人看到的只有真诚。

        “陛下言重了,能为陛下分忧乃是微臣的荣幸。”

        话毕,谢崇宁恭敬的作揖,以表对皇上的尊重。

        皇上信任他,虽说免除了一些规矩,但不代表有些规矩他就可以打破。

        从皇宫出来之后,谢崇宁就开始着手孙孝全的事情,将那些证据全部都整理好之后,将那些孙孝全的党羽以及与他有联系的官员都累了出来,与皇帝商议过后,这才开始惩处。

        最终,孙孝全这个主犯当街斩首示众,参与到其中的,均与他下场相同,其余家人被发配为奴,此生不得再入仕为官。

        还有一些与孙孝全有联系的,但是罪状不大的,均被贬官,或流放,总之,没有放过任何一个人。

        随后,朝廷又颁布了一系列的利民条例及新官选拔的新标准,减税赋,施仁政等等都是对百姓百利而无一害的,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通过这件事之后,百姓们也看到了朝廷的作为,对于这个新任的皇上也有了新的认识。

        这一系列的事情在民间广为传唱,百姓们都看到了生的希望,能如此体察民情、爱恤民命的皇帝,一定会是一个好的君主,对于秦旭也更加敬畏,读书人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