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只要功夫深,没有挖不倒的墙角(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有点意思。”叶峥突然来了兴趣,“这个周南,手法很厉害。”

        “周南算是号清了日本企业的脉,在这个领域不得不说,他是专家中的行家。”莫小柏依然沉浸在回忆当中。

        日系背景的企业,可不仅是形式上人人见面鞠个躬“空你几哇”那么简单。

        “哥,你觉得,日本企业咋样?”莫小柏突然问叶峥道。

        “真不了解,感觉怪怪的,不是一路人。”

        “那,你觉得日本的企业员工,工作稳定还是不稳定?”莫小柏继续问。

        “总感觉日本失业的人挺多,自杀的也不少,我只知道日本漫画和动作片还是挺不错的。”叶峥笑道。

        莫小柏便给叶峥接着讲了下去。

        战后的日本,穷的叮当作响,虽说没钱,但是人们家里、兜里、脑子里还剩下一大堆的武士道精神和忠君爱国的好思想。个人不容易,企业更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即是缘分,那个时候流行的一句话“一进企业门,一辈子是企业的人。”

        这就是日本极具特点的终身雇佣制度。是松下公司在1928年首创,其创业者、被尊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提出“松下员工在达到预定的退休年龄之前,不用担心失业。企业也绝对不会  解雇任何一个‘松下人’”。这样一来,企业可以确保有足够优秀的员工,员工也可以得到固定的保障。松下开创的经营模式被无数企业仿效,这一终身雇佣制度也为二战以后的日本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个制度将个人与企业紧紧缔结在一起,员工走出校园,被企业选择,只要不严重违反公司制度、没有重大责任事故、自己不主动提交辞呈的情况下,说白了就是自己别作死,这个人也就可以在这个企业工作到退休,就算这人再锤子再棒槌,那也不会被解雇。

        这个制度有好有坏,在战后那阵子,劳动人民心思单纯,企业一心振奋日本经济,这种终身雇佣制产生了一大批牛逼的人才,无论是手工还是研发,企业的尊严就是员工的颜面,特别是恒宇电子这样的超大电子综合制造企业,更是需要工匠精神的不断传承。只是,那时的凝聚力现在很少见了。

        随着人们思维不断活跃,这种铁饭碗一样的制度,也诞生了一大批企业的蛀虫,更多的是平庸碌碌无为且混日子的大龄员工。比如青山机电中国区社长,再比如山口。

        他们毕业之后进入恒宇电子,接受最基本的培训,从最初级的接电话开始,一年一年往上混,从小员工混到主任,又从主任混到系长,再从系长混到科长,首先他们的晋升,并不是通过能力和悟性超越众人获取企业认可,而是通过长时间的工作以及年头,熬到一定的阶段自然而然就获得晋升。

        在往上,就很难了,企业的部长和董事级别,对于他们这样混日子的老员工是不可能企及的一个山头。

        上不来,下不去,走不了,最关键的,是挡着新人晋升的道路,怎么办?

        恒宇电子家大业大,全球各地都有分部,于是部长大手一挥,都给我滚出日本,去外国挣几年钱,熬到退休吧,也算公司对得起你们,你们永远都是恒宇的人。

        带着这样的情感来中国挣钱,就不难了解山口老爷子从根上看不上展恒保险了,还真不是他们对中国有什么看法,只是展恒保险在山口眼中,只不过是恒宇电子的一个分公司而已,山口当自己是从恒宇“空降”的高级销售代表,我这个大菩萨来到你们这座破庙,给足了你们面子。

        可是骨感的现实“啪啪”的大嘴巴抽的山口脑仁疼,这个破地方没有一个真正尊重他这个根正苗红的“高级人才”,再看看人家青山电机的社长混的风生水起。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山口老爷子还是青山的社长,都全然不敢跟恒宇电子总部提出质疑。

        普遍的日本人都觉得中国空气不好,很乱,很危险,所以派来中国的都是混的不咋地的。青山社长一开始也这么想,他并不想来中国,可是来到滨山短短没几天就颠覆了大叔的整套价值观,首先公司的补助让他觉得自己挣得很多,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他在中国这个公司那是一把手,当他吃完饭发现居然还可以报销,出来进去公车伺候,想想再日本,哪辈子能轮到这种待遇!要不是老婆孩子都在日本,他真就不想回去了,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美差!

        山口的脑子里,他生是恒宇的人,死是恒宇的鬼,恒宇给他安排的地方,哪怕是个粪坑,他也会规规矩矩的把屎吃下去,还得细嚼慢咽的。展恒虽然不是粪坑,可毕竟没人把他当个领导看,甚至都没什么人把他当个同事看。巨大的心里落差和情感压抑,让他看见周南就恨不得往死里虐。

        “原来是这样。”叶峥若有所思的说道。

        山口这个人虽然话不多,但叶峥感觉到他与展恒的其他人来自于两个世界,他内心里永远充斥着一种暴躁和戾气,今天听莫小柏所言,这个病没得治。

        这是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文化差异和体制不同造成的。山口没办法正视自己来到中国以后的职业生涯,水土不服,他不得不把所有的管理欲望都发泄在周南这个他在中国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