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憋死老爷子了(2/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还反对?

        之前张弘范也许真的和伯颜、阿术一样对传位之事有些微词,但你看他刚才,他连反对这个茬儿都没提。

        大松一口气,“如今反对之声又少一人,先生又道如何?”

        却不想,相爷摇了摇头,“不是少一人。”

        忽必烈:“哦?还有谁?”

        张相爷,“还有史权。”

        忽必烈眼珠子没瞪出来,“史权?”

        “对,史权。”张简之抄着手,“刚刚陛下见张将军之时,老夫正好与史相遇到了。”

        忽必烈更惊,“遇到了?就....就不反对了?”

        张简之,“应该是吧!老夫只是邀了个功,只说这次大封群臣,陛下本来只想封赏蒙古诸臣的,是老夫建议陛下加上了史相。结果,史相态度马上就变了,他是个聪明人,应该是猜到了什么。”

        忽必烈:“......”

        嚓!我怎么不知道我只想封蒙臣的事?

        细一琢磨,好像....真就史权一个汉臣。之前拟旨的时候,到是有好几个汉臣,结果....

        结果都让张简之劝着劝着,就给劝没了。

        至于史权猜到了什么?这不废话吗?

        忽必烈要把皇位传给赵维,马上就来了一个张简之。还是赵维的老师,现在又帮他要了一个齐国公。

        那不就等于,是赵维帮史权要了一个齐国公吗?还是忽必烈原本没打算封的情况下,好不容易要来的。

        不然,你看张弘范啊!

        张弘范都没捞着爵位,他史权却有了。这得欠赵维多大个人情?再加上两人之前就有交情,以后都是赵维的人了。

        老爷子越想越不对,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儿。

        你说张弘范这个事儿吧……张简之出的主意,但是和他商量了,老爷子也没觉得什么。虽然还是知道,保张弘范是假,帮着赵维拉班底是真。

        但是,史权你居然不和我打招呼,先斩后奏了?算计来算计去,把朕都算计进去了?可是不太讲究了吧?

        脸色越来越难看,“先生...”

        想敲打张简之几句,别朕还没死呢,你们就当朕不存在了。

        “先生下次....”

        结果,话还没说出口呢,张简之猛的一脸惊恐打断其言。

        “陛下不会....不会事前没看出老臣的用意吧?”

        忽必烈:“.....”

        话就在嗓子眼儿,却是没说出来。

        而相爷....噗通一声,就跪那了。

        “老臣之罪!老臣罪该万死!”

        一脸苦楚与惊恐,“平日里与陛下相谈,向来点到为止。简之以为,终遇旗鼓相当之知己也,乃平生之大幸!”

        “所以,做事用谋难免跋扈,却是少了上达天听的细心!”

        “老臣有罪!老臣有罪啊!!”

        忽必烈:“.....”

        你大爷!这你让我怎么接话?

        说你有罪?说你逾越吧.....

        就是承认我没看出来,我没懂你心思,咱俩不是旗鼓相当,我是笨蛋,没你脑子好使呗?

        这....

        这能承认吗?丢不起这个人啊!

        再说了,就算我承认了,朕就是没看出来,就是笨,怎么了!?

        可你认罪态度要不要这么好?

        朕还怎么罚你?怎么解气?

        亏本儿买卖啊!

        硬着头皮,“嗨!!”

        狂叹一声,“先生这是做甚?这世间若只有一人明白先生心意,那朕当仁不让,必是那一人!”

        亲手把张简之扶起来,“我大元已无跪礼,先生万不可再屈膝于朕!”

        “好了好了,此事不提!”

        面子上极是大方,心里却苦的不行。

        和张简之过招,着实过瘾,可再这么下去,得少活好几年。

        皇帝如此大方,相爷自不能不给面子,连连保证,“老臣绝不再犯!”

        而忽必烈则是连连苦叹,“万不可如此。”

        君臣分开之后,相爷一边往外走,一边琢磨,“张弘范和史权都搞定了,接下来就该伯颜和阿术了!”

        出了忽必烈行在,相爷一刻都没耽误,让随从去城里给我传去。

        大元皇帝为增进与大宋之间的友邦之谊,欲甄选汉臣家眷嫁到大宋宫中为妃,甚至可能为后。

        首选自是史权、王积翁之流,连张弘范府上女眷也在其选。

        别管是大宋,还是大元,百姓都是八卦的。尤其是在与大宋议和的事闹的沸沸扬扬的时候,这种八卦传的更快。

        没两天就传的满城风雨,可把史权乐坏了。

        也不是史权见利忘义,使劲往大宋那边靠。实在是多条后路,谁不愿意?

        与赵维搭上关系也好,给个女儿、孙女之类的进大宋宫廷也罢,将来的事儿谁也说不准,给自己留条后路,就算不用,心里也踏实不是吗?

        但是,这事儿传到伯颜、阿术耳朵里,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