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明最强外戚(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皇帝是一个极需要自律的职业,历史上的好皇帝,不是他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是他更会自律,更会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因为皇帝的职责是治国,整个国家的兴亡都系于他一人身上,对整个国家而言,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想当一个好皇帝,很难!因为你连一些普通老百姓所能有的欲望都不能有。

        举个两个相反的例子,春秋时期的卫懿公,没有什么劣迹,就爱养几只鹤。

        普通人看上去没什么问题吧?养宠物而已。

        可是卫懿公最终闹得民怨沸腾,国破家亡。

        而与他相反的例子,千古圣君李世民,同样爱养鸟,可他听了魏征告诉他卫懿公养鹤亡国的例子,他就把鸟儿全部放飞了,从此不再养鸟。

        他是不爱鸟了吗?不是!他是懂得自律,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

        这就是千古圣君的行事准则!

        弘治皇帝是个好皇帝,但肯定算不上千古圣君,所以,他自然没有李世民那般变态的自律能力。

        当然,他还是可以的,他也没有像李隆基那般得意忘形,从此君王不早朝。

        龙颜大悦之后,弘治皇帝只是暂停了处理政务,给自己放了个假,随心所欲一次,带着自己的大臣,来一场公费出游——

        他想去西山看看。

        他很好奇西山的运作情况,他也想顺便在路上看看百姓在他治下的生活状况。

        崇文门外街距离西山五十多里,这一路过去,如果不停留,以马车的速度,也要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

        弘治皇帝想顺便考察民情,自然不可能不停留。

        实际上,他们一行人,在走出广宁门的时候,就停了下来。

        因为他们在这里遇上了一群不像流民的流民。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大明朝廷给流民的定义是年饥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

        弘治皇帝遇上的这群人,精神状态尚可,不像是以往那样随时可能饿死的流民,可他们是他徙者,也就是没有路引,违反了保甲制的逃户,所以按照规定,他们就是流民。

        那他们是来干嘛的呢?

        那当然是来找工作、讨生活的了。

        西山煤业,在京师外城的两大城门口,也就是广宁门和广渠门门口,设立了招工点。

        这些人,都是慕名而来的。

        “壮士,你们这是从哪来啊?”

        弘治皇帝知道这些人是来找工作的,再看他们大包小包、拖家带口的样子,不用让东厂番子和锦衣卫打探情况也知道他们是流民,可看他们精神状态尚可,所以弘治皇帝很好奇,他们从哪来,为什么要拖家带口地来。

        要知道,从成化六年起,大明就开始实行保甲制十家为甲,十甲为保。一家有罪,九家举报,若不举报,十家皆有罪。

        而到了如今的弘治十一年,保甲制度已经在全国实行,强制要求每家门上挂牌,上写丁口人数、姓名。

        违反保甲制的代价可是很大啊!尤其大家家族观念还很强,连坐太可怕!

        这些人,看上去精神状态尚可,就算西山煤业待遇好,也完全没有必要去违反啊!

        只有那些彻底没了活路的人,才会冒着巨大的风险去成为流民。

        “回这位老爷的话,小人是从密云而来。”

        中年汉子十分憨厚,见问他话的弘治皇帝气度不凡,有些紧张,所以也没多想,直接就如实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拖家带口出来啊?就算西山煤业待遇好,你完全可以办好路引一个人来啊!你这样……不是违反了保甲制,成为流民了吗?”

        弘治皇帝问出了心中的不解。

        说实在话,如果不是心情好,他对中年汉子说话的语气可不会这么……谨慎,毕竟对方是在违反他所认可的保甲制。

        “唉,这位老爷,小人这也是没活路了,迫不得已才逃出来的。

        至于老爷您说的路引,我一个普通小民,如何办得到啊!

        还有您说的保甲制,咱们那聚宝庄,人差不多都跑光了,谁还管保甲制啊!”

        “跑光?!”

        弘治皇帝不解

        “我看你一家人精神状态尚可啊,这说明你们那个地方应该不错啊!你们为什么要跑光?”

        “唉,这还不是寿宁侯造的孽啊!”

        说到这里,中年汉子的怨气一下就升了起来,他喋喋不休道

        “这位老爷,我们聚宝庄,土地肥沃,本来是富裕的,我们的日子,也好过,可就是因为土地肥沃、民众富裕,所以就给我们惹来了祸事啊!

        前段时间,寿宁侯不知从哪得知了我们聚宝庄的消息,就盯上了我们聚宝庄,然后他就开始想办法侵占我们的土地了。

        先是逼着我们低价卖,我们不舍得卖,后来他的人就干脆连同官府一起直接抢夺了。

        我们这些小民,哪敢与他对抗啊!而且据他和官府的人所说,我们聚宝庄的土地是陛下赏给寿宁侯的,聚宝庄的一切都是寿宁侯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