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大玄后记——大朗(2)(1/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大玄十一年正月。

        正月对于大玄而言,是举国欢庆的日子,那怕是在开疆拓土的前方,也会停下攻势,让大家伙过个好年。

        按照新的历法规定,各家商会、商行,这个时候都该给手下的伙计放假,俗称休假,继续上班?

        行,工钱翻三倍让伙计不放假,要么等商司来罚款。

        力度相当大,抓到一次罚款十万钱以上,商会商行经过最初几年的碰头之后,现在已经学乖了,给伙计翻三倍的工钱。

        毕竟正月可谓是长安以及全国各地的生意红火的时候。

        “那肉怎么能卖这么贵呢?”

        大朗婆娘嘀嘀咕咕,又用食材把肉腌制好,同时还有肉干、香肠、鸡鸭鱼以及白面、白米饭等等。

        嘴上嘀嘀咕咕的不满这不满那,但大朗真买回来了,她还是乐此不疲的忙活,就是对那猪肉有些怨念。

        大朗笑了笑,又给孩子们穿好新衣裳,给老父母也买了,这回进城比以往任何时间都久一些。

        大朗老爹拉着儿子坐下,老娘则把孩子们赶出去玩,婆娘擦了擦手也来坐下,一场家庭会议就此展开。

        “大朗,说说,在城里两个月,都干嘛了?”婆娘带着审视的目光。

        大朗躲躲闪闪,心里愧疚,他可是被三郎带坏了,没事就往勾栏跑,甚至感受到了什么叫乳燕归巢。

        妖精遍地走,如果不是惦记着婆娘孩子,手里的银钱都想砸死女妖精了。

        “三郎有赚钱门路,带我一起干,我跟着干了两个月,觉得行,过完正旦,咱们就搬去长安住。”

        大朗在外面浪,自然不会告诉婆娘,婆娘嘀嘀咕咕着“赚到钱不想着家里,就知道在外面玩,真是的,我天天伺候老的伺候小的,都不念着我点。”

        婆娘虽然嘀嘀咕咕的不满,大朗也就憨笑,乖乖把二百钱送婆娘手里,又给老娘老爹各自二百,这才作罢。

        又惹来婆娘的一阵白眼,大朗老娘笑着,“好了,快去做饭吧,大朗这风尘仆仆的回来,也够累的。”

        “娘叻,就您惯着他,不然他那来那么多坏毛病。”婆娘嘀咕一声,起身去厨房忙碌。

        大朗老爹看着儿媳离开,这才发话,“说吧,你跟三郎那小子,在城里干啥?”

        大朗明白老爹的脾性,老实巴交一农人,一辈子跟田地打交道,对官府有天然的畏惧,是良善的好公民。

        “没违法乱纪,爹你就放心吧,我跟三郎在长安,合伙卖山里特产,很有路子,我打算明年就跟着三郎干,正经买卖,都有官府的文书的。”

        大朗说着,将包裹里被压得皱巴巴的文书拿出,递到老爹面前,他老爹两眼一抹黑,气的拿起拐杖就要打。

        “小兔崽子,知道你爹大字不识一个,还要拿来给我看,正经生意就好,要跟着干什么偷鸡摸狗的事,老子不饶你。”

        大朗老爹嘀嘀咕咕,这儿子肯定是拿自己寻开心。

        大朗讪笑,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以前夜校扫盲那会,老爹借口年纪大识字没用,打死也不去,

        “爹啊,当年你要真听劝,现在你也能在家看报,跟乡亲们一起下象棋打牌乐呵了。”

        “现在去学也不晚,不然以后等胆子他们上学了,您老连话题都说不起来,还怎么跟孙子打成一片。”

        大朗话至此,大朗老爹脸色就苦了下来。

        是啊。

        如果十年前学,现在他也不用天天蹲家里,要么出去遛弯看别人下棋也看不懂,看打牌也看不懂。

        那才是真的难受。

        “老子想想。”

        大朗老爹没说话了,低头喝着热水,心思却是活络开了,今年也才五十八,去学一学也不差的。

        “三郎回来了?”

        老娘问。

        “跟我一起回的,娘您也知道,他家那屋子早就塌了,也没人管,我寻思着,要不今年一起过年,您看成不?”

        大朗说道。

        “人三郎现在发达了,能不嫌弃咱家?”老娘忐忑说道。

        三郎大名本村人都知晓,也有人想去巴结,不过吃了闭门羹,反正村村都有坏话,大伙也都明白人。

        这不由得令她老人家有些担忧。

        大朗摇了摇头,道“娘,他们是他们,您也不想想当年他们怎么对三郎?

        咱家又是怎么对三郎的?在城里多亏三郎帮我,不然我也没得赚,三郎为人您放心,没变的。”

        “当年我就说了,三郎这娃子天灵饱满,将来肯定有福气的人,老子看人一辈子,从没错的。”

        见娘俩扯到这个话题上,大朗老爹兴致就上来了。

        当年他年轻,又是有名的师傅,家境不富裕,但也不穷,能一个月吃个顿的肉,战乱年头也不差粮食过。

        三郎就是他最先开始接济的,时常叮嘱大朗,多跟三郎相处。

        现在有回报了,老头子见谁都说这事。

        这可是他的自豪。

        “对对对,您老说得对。”大朗笑了回应了一声,看向老娘,“真没事,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