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童生(1/1)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天才本站地址u

        当外面所有人开始准备对稻谷的收割和收鱼时,在些呆了差不多两个月的六兄弟要出去了。而同时出去的还有宁月和丽娘、姚家悌。

        玉米以成熟,棒子颗粒饱满,金黄,而玉米真正的成熟时间是在十月份,所以,要等到玉米棒皮干透,才能完全收起来。为了得到第一次的种子,宁月硬是没有拿一条给大家尝一下。实在是太少了,就算开了外挂也只有三分地,这三分地最后能掰下来做种子的玉米最多也就是几十斤。

        宁月也想过,到时把里面的拿出来和在一起。这样做的弊端很明显,这三分地的玉米是在姚家悌丽娘的眼皮底下弄出来的,大部分都是两人在弄,对于一个老农家来说,成收出多少玉米多少心里还是有数的。

        如果弄得太多,和以后亩产量不对时,根本没有办法来圆谎,“乾坤府”的秘密就会暴露。所以,第一次只能老老实实的按步就班来。

        而辣椒到好办,直接摘来晒干就可以收集辣椒子。葫芦结得很多,还没有到最老的时候,等到葫芦变成灰色硬壳时就可以摘取。葫芦的用途很广,可做瓢,因其密封性,还可以做成酒壶,也可以装东西,做成艺术品也可以。不是有葫芦代表多子多福的意思吗这些都可以往后推,慢慢来。

        两种果树到是费了宁月不少的脑细胞,不知道种在什么地方好,最后还是姚家悌建议,只接种在谷里。因谷里的天气阴凉干燥,温度适宜,而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果,种子树也不多,先种下看情况在说吧

        苹果树也同样的待遇,如果两三年能挂果是最好的,不能或者挂果不好吃在说。而“乾坤府”里面的就没发比,刚好也可以做一个借鉴。

        为了让那些孩子有更强的动力,比赛加大了砝码,多了棉被和衣裳的奖励。草屋也要开始加固,不然到了冬天根本没有办法抗冬。

        做法就是在稻草的外围敷上一屋泥,使其不透风,风干后在加上竹子或木块以x字形定固。房顶上一层草一块竹板,从下往上铺就。下雨时,雨水顺流而下。这些事情都是他们自己完成,在林青的眼里,他们如果连这种事情都没有法好,就更别说做其它的。如此一来,他们的压力成倍的增长。

        这却是没有办法的事,他们必有事事亲为,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技能。

        走的这天,几人站在石洞口,而那群孩子还在摸爬滚打,谁也没有对离去的人看上两眼。也许他们早就知道姚宁家等人的身份,也许他们也不舍,有许多的也许,却都不是不能说出口的意思。

        将来他们都会离开这里出去,而后面会有别的孩子进来。有的会到六兄弟的身边,有的终其一生不会在姚家人面前出现,知道的将会是一个代号而已。

        六兄弟沉默不语,在他们的心里,和这些孩子生活了几十天,他们有可能把对方当成了好朋友,兄弟,却是更加的明白,他们是奴,这就是阶级之分。他们要变得强大,将来在他们身后,这样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这些只是开始,真正的人生黑暗一面还没有见过。

        回到醉香楼,众人做了一个休整,离六兄弟开课的日子还有两天。开课后十天,沐休两天,这两天所有人都要到大圩村去帮忙收割稻谷,醉香楼同时收鱼。

        大司农于得立为了得到更准确的亩产量,吃住都在大圩村。他要得出上、中、下三种田产量的稻谷,以些做为以后税收的依据。

        这个时候,板桶和风车派上的大用场,同时也被于得立记录下来这上农具的好处。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唐家二柱子,风车的做法从不外传,而每架风车的卖出二两银子的高价。

        有的村看出这风车的好处,一个村买架共用,银子平摊到也不难接受。那些个大户人家几十亩,几百亩的二两银对他们来说九牛一毛。

        要知道,抢收的时间就是那半个月,过了这半个月天气不好下来,会有更大的损失。这一年,光卖风车唐二柱就发了财。

        田间地头,到处是抢收的人群,无论老少,这个时候是最喜悦也是最忙的。人们辛苦一年盼着的就是这一天。

        忙完这些,就到三年一次的童生考试。金秋十月,考过童生的,来年三月可以参加县里的秀才,三年过后就可以去参加府试成为举子,在后往上成为进士,参加殿试成为状元,及第,前后需要六年的时间。

        所以说,一家要培养出一个有文化的人真心的不容易,真的是举家之力。这种事情,搁在前试也是不容易的。

        仁义村参加这次童生试的学生总有二十三人,也就是一开始就去上学馆的那些。

        而这一次,仁义村的名字在一次响彻长德镇,出了府城,上达天庭。

        皆因,仁义村二十三个学子中有十八人考上了童生。也因些,仁义村开起了文学之风,后又因姚宁庭成为了将军之故,仁义村的学子要求能文能武,而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