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三年(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天才本站地址u

        三天后,仁义村考上十八位童生让村里大火了一把,当时,于得立出于对仁义村孩童的好奇和自身的考虑,当了主审官。这可能是有史记载以来唯一的考童生主考官是位大司农。大司农官至二品,是朝庭大员,后来也让大家以为姚宁睦和姚宁康两人均是于得立的门生。来年的秀才考试也让人惊艳的一把,村里共有八名童生考上秀才,姚家六兄弟除了姚宁家、姚宁和、姚宁安之外,姚宁庭、姚宁睦、姚宁康均以是秀才。姚宁睦和姚宁康更是以并列第一名而闻名于世,仁义村也有人叫秀才村。

        促使陈举人联合县衙在仁义村开了一家以官衙为主,民间为辅的官塾。为什么会办成官塾,听任先生说是因姚家有圣旨的原因。如果办成私塾是陈举人的功劳,越过了皇恩,这是杀头大罪。办成官塾可以体现陈举人的名望,又可以在衙门里搭上线。将来,运气好,真有人成为高官,说起来是皇恩浩荡,也是陈举人之功。

        一举三得的好事,在仁义村办学,自是借仁义村的名,自已以得了名利,而对仁义村的人更是一种肯定和激进,也方便仁义村的后代子孙。

        光阳如梭,白驹过隙,三年过去,而姚家隐然也成了长亭镇的领头羊。姚家的变化最是惊人,明面上的就那些事,而不知道的又有几何。

        姚家最让人津津乐道用黄豆榨出了清油,这种油一见世面,引来有钱大老爷们的追捧。另一种受人追捧的根本原因是醉香楼做出了一种吃食,叫鸳鸯锅。奶白色和红色两种汤锅里煮出不同的味道,搭配不同的菜蔬,肉类,让人吃了还想吃。

        黄豆本是一种人们拿来喂牲口,荒年不得不吃的东西,却成为人们的日常之食。只因萧家村人用黄豆做出了多种吃食,豆腐皮、豆筋、素鸡豆腐、香干,还有一种用豆腐和辣椒混合一起做成的豆腐乳。豆腐乳可以当做调料,也可以当做佐餐的小菜。最主要的是平民,一小陶瓘二十小块三十文,可以吃一两个月。

        现在是只有有空的地方,家家都种上黄豆,除了自己家吃,还可以卖些银子,黄豆杆烧成灰后可以当肥料。当年那个种不出什么稻谷的沙土村,一年种两季的黄豆,全被人提前定下,不愁卖不出去。有的还去开荒,能种一些是一些,总会有好收成的时候。

        而长亭镇大圩村的稻花鱼更是专送皇宫,人们也用鱼做出不同的吃食,比如说鱼皮饺、鱼饼、水煮鱼、辣椒蒸鱼头等。所有人都知道醉香楼每隔一些时间就会推出不同的菜式,这些菜很快传往各地,却怎么也打听不出来是那一位天才厨师的手笔。

        现在听人说,醉香楼又推出两种吃食,一种烤鸭,一种烧鹅,想吃的排队去吧

        姚家玉和薛之行订了婚,将于今年腊月初十出嫁。姚家玉的服饰店早以开张,组成了自己自产自销的一个班底。其中当了管事分别是郑家小娘子,余荷花,余菊花。另外还开了一间,为特别的人订做衣裳的铺子。比如说,像姚家悌那种做高底鞋,衣袖长短等。

        另外还有一间床上用品店,里面除了各式各样的床上四件套,最让人相传的是里面的被子。被子里不是棉花,是鸭、鹅身上的绒毛做成的绒被。这个只能订做,一张被子订金五十两,以斤来算。三斤起价,五十两一斤,最重的是八斤。一年不超出十张,你有银子不定做也买不到。

        姚家早餐铺全权交给了姚家孝两夫妻,名字就叫做姚家早餐铺。里面只卖饼和包子,卤肉,几种小菜。早餐铺分为堂吃和打包两种。堂吃的在店里吃送豆浆,打包的送小菜。每天早上,就看见姚家早餐铺分成两队人,一队打包的等在窗口,一队等位。

        没办法,姚家定下三大条,一不卖隔夜吃食,二每天都是定量,三按号取吃食,过时不候。

        你要是问为啥这里的早餐这么好吃,同样的东西为啥就姚家的特别,谁也说不出来。只因,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宁月偷龙转凤出来的,“乾坤”出品,仅此一家,能不好吃

        三月春花,满山遍野,万物复苏。此时,姚家两位老太爷和老太夫人的院子里,右边厢房有一位十岁的姑娘站立桌前,手持毛笔在写着什么。窗外的杏花开得很是灿烂,都不及这位姑娘身上散发的莹白之光。

        姑娘身高一米四左右,身体纤细修长,一头乌发只用两条淡绿色发带从从头顶两边顺着编成心形花辫,花辫中间插着珍珠做成的串珠,其余披肩而下,眉头中间贴着一朵杏花。脸颊透着粉红,像是上了一层最好的胭脂。最让人难忘的是那双灵动又沉静的眼睛和身上温和淡然的气质。身着淡绿色的丝棉质衣裙,裙子上绣着几朵俏丽的杏花,外披一件银色的轻纱。偶尔有几点阳光落在轻纱上,折射出淡淡的银光。

        一声轻微的脚步声音传来,随后,一位十五岁明媚的少女走了进来。少女身着淡青色的背夹,明显的丫环打份。

        对着姑娘俯下身,声音平缓而清脆“小小姐,老太太请你去正堂,说是舅老爷、夫人,表小姐、表少爷到了。”

        姑娘搞头,宁月清丽的面容出现,对着少女说“好,我知道了,扶琴,他们在那儿。”

        丫环扶琴抬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