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喜事(中)(1/1)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办喜宴的热闹场面,盛况空前。

        只见山上,山下,蜿蜒曲折的小路上全是来宾。

        客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上至爷爷祖祖辈,小到孙子曾孙,远到同村邻居的亲戚,近到亲兄表弟,堂姐堂妹,将小小的屋场挤得水泄不通。

        大家拖家带口,吃喜酒,谁也不能落下。

        七八个人围座一桌,三四个挤一条板凳坐,无数小孩你追我赶,在人群里穿梭,管事的在大声吆喝,喜乐盖过吵闹的人声,锅炉上热气在升腾,连空气里都充斥着喜庆。

        窗户上,门框上,背篓上,全是大红双喜字,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吃喜糖,磕瓜子,抢米泡,闹红包,嘻嘻哈哈大声说笑,气氛喜庆之极。

        主人家的喜乐刚吹打完,大哥舅家请的喜乐到,接着上场喜乐调子吹着走,姑家,小叔家,爷爷奶奶各请一队喜乐,这边吹完那边接着敲打,一天到晚,喜乐一刻也不间断,轮流吹着几首喜庆调子。

        饭时一到,总管一声吆喝“开席啦!”

        三十多桌流水席一字拉开,宾客们各自互相请宾入坐,热络问好。

        肚子还不怎么饿的,继续搬几条长凳坐在一旁谈天说地,剥桔子嗑瓜子,等着下一轮的流水席。

        桌上铺红布,早己备好饮料酒水,整齐摆放八副碗筷。

        上菜的人系着围裙,清一色朱红漆大托盘,上凉菜的人走前,一盘五六碟,腰身轻盈,穿梭在桌与桌之间,行云流水给各桌上菜。

        总管一张巧舌如簧,吉利喜庆的话语张囗就来,舌灿莲花打开酒席的开场话“各位远到而来的客人,来宾,亲朋好友,在这阳光眀媚的日子里,我谨代表主人家欢迎大家前来吃酒,现在开席,大家吃好喝好。如有招待不周,还请见谅。要问我是谁啊,鄙人姓王”

        热气腾腾的整鸡,全鱼,炖鸭,蒸菜,炒菜,鱼贯端上来,上菜的人一边走一边大声吆喝菜名,还要加上一句“滚烫的呐。”意思是要上菜了,客人要趔开身子让个缝隙出来,以免撞到。

        上菜的人端上菜,报上菜名,还要加上几句吉利话。

        艳艳系着围裙,一手端着一盆热气腾腾的大米饭,一手拿着饭瓢,大声吆喝“添饭吗?谁要添饭?”

        刚开始的时候,艳艳大声问“谁要饭?谁要吃饭?”

        引得流水席上的客人们哄堂大笑,妈妈紧忙叫住她,说“你不能问别人要饭吗?要饭的是叫花子,你要问有人添饭吗?”

        艳艳面红耳赤,羞恼放下饭盆不干了,伯伯们笑话她“你就要有嫂子了,你不应该给新嫂嫂也添一碗饭吗?还不赶紧学,明天嫂嫂就来了。”

        艳艳一想,乐了,又端起饭盆开开心心给客人们添饭去了。

        客人们看到艳艳端着一大盆饭,都乐意让她添饭,添碗饭还总要表扬她能干,小小年纪都会干活了,艳艳心里美滋滋的,吆喝得更加大声了。

        客人们只管大饱口福,一边享受美食,一边听总管幽默的话语,将喜庆热闹幸福的气氛闹到一个沸点。

        送礼的也不拘小节,农村人不止拘束送钱,有送棉被的,送衣服的,送家具的,送鸡蛋的,送大公鸡的。

        接礼的人要排成一排,每当有客人送的大件礼物时,还需要几个人才能抬进屋里。

        新房必须在新娘还没进门前打扫干净,装饰上红花彩带。桌子上垒着高高的枣子,花生,桂圆,莲子,大人嘱咐小孩,那些东西不能碰。

        艳艳和一些远方来的小孩玩游戏,学会了不少新鲜的玩法,也交了不少新朋友。

        夜幕降临时,远方的客人们不会赶回家,要在大伯家歇息,等到明天迎接新娘子。

        总管安排几个人,打扫出几间大房子,腾空里面的物件,在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稻草,然后数列铺上被子,变成一个房间能睡几十个人的大通铺。

        男宾和女宾都是单独的房间,女宾里都带着很多小孩儿,所有人头脚整齐一头,然后两人盖

        一床被子,大家都挤在被窝里说悄悄话,东家长西家短的尽情畅谈。

        艳艳最喜欢这样的大通铺,那样有好多的小孩儿和她一样,挤在一起,可以聊天,疯闹,可以玩到很晚很晚,也没有大人责骂,关键是大通铺怎么翻滚,也不担心会掉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