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1章 (四章合一)(1/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即便李老太不想让李金凤回去,她还是回去了。

        陆老爷子这儿,还需要人照顾,所以李金凤就只和陆建国两个一起回去,孩子们还是留在首都。

        至于张秀兰年纪也大了,李金凤就没让她奔波。

        在乡下,李金凤和陆建国见到了李老太的新坟,和李福满的并排。

        这一次,夫妻两个,总算是见了面的。

        即便李福满曾经对这个妻子,有无数的不满,但到死的那一刻,李福满还是将自己所有的钱,留给了老太太。

        他怕老太太被孩子们嫌弃,这些钱,就是她傍身之物。

        只是,老太太终究是一分钱没用,孩子们对她很好,没有让她承受任何的委屈。

        她死的时候,告诉李大虎,让李大虎从李福满留的钱里,拿出丧葬的钱,剩下的全给李金凤。

        “金凤,奶奶说你虽然和咱们李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但对她,对爷爷来说,你就是他们的亲孙女。

        你的存在,让我们李家,彻底的改变了命运!她说她当初做了很多错事,对不起你,希望你不要记恨她。她留下的钱,就当是当初对你的补偿,或许还不够,她也只能下辈子再弥补了!”

        李大虎红着眼睛,诉说着老太太走的时候,说的那些话。

        李金凤眼圈也是红的,她叹了口气,“人都死了,还说这些做什么!这些钱,我不要。”

        李大虎“金凤,你就拿着吧,就当是让奶奶安心!她说这辈子,除了后悔当年对不起你,就没有任何的遗憾了!”

        李金凤还是不接这钱,“大哥,这钱你拿去给赵队长,让他给更有需要的人吧!我想,只要能够帮到人,奶奶也会高兴!”

        “好……”

        李大虎擦了擦眼泪,转身去了赵队长家里。

        这些年,赵队长也老了。

        村里的事情,他大部分,全交给了儿子赵庆民。

        比他年轻的江庆民,比他更有想法。

        村里的副业辣椒加工厂,也被他打理的井井有条。

        在李金凤的建议下,村里在贵省包了一大块地,专门种植辣椒。

        那边的加工厂,也做起来了。

        往后,只要保住良心和质量两个字,村里人世世代代,都不会愁吃穿了。

        但是即便不做大队长了,村里一些老人,还是习惯喊他一声赵队长。

        有事情,更喜欢找他解决,而不是赵庆民。

        李大虎来找赵中兴的时候,他坐在院子里一颗大树的树根上,手上拿着旱烟,吧嗒的抽着。

        如今的他,头上黑白相间,银丝越拉越多。

        李大虎进院子,他立刻起身,“是大虎啊,来的正好,中午和叔喝一杯。”

        不只是李老太,村里这些年,陆续有人死去。

        赵中兴这个年纪,早已经体会到死亡的临近。

        “叔,我是来找你办事儿的,我妹子回来了。”

        “你妹子?哪个妹子?”赵中兴问。

        若是金凤,他还要去李家看看。

        “是金凤!这个是我奶临死前,说要留给金凤的东西,可是金凤说,让我拿给你,给更需要的人!”

        李大虎手上拿着一个布包,布包里,装了一沓钱。

        足足三千多。

        若是从前,李大虎还会觉得惊讶。

        但是现在,已经不会了。

        他和黄玉在城里有了房子,儿子水生,也考上了大学。

        他自己也在辣椒厂,干着活儿。

        用别人的话说,就是吃穿已经不愁了。

        这种情况下,钱对他来说,就是个数字了。

        多了也起不了作用。

        赵中兴长吁了一口气,“金凤那丫头,还是和从前一样!不过也罢,这才是她吧!”

        赵中兴说完,接过了李大虎拿来的布包,“这些钱,咱们村,大概是不需要了。我看看别的村儿,有没有念不起书的,钱我会亲自送到那些人手上,到时候我会将金凤的名字,告诉他们,往后他们要是有出息了,去首都看一看金凤就行了!”

        李大虎“别,别说名字!我估计金凤也是怕麻烦,才让我找您的。”

        “行吧!那我就不提金凤名字了,不过我还是得说有那么一个人,到时候让孩子们心怀感恩,将这份赠予,给另外有需要的人!”

        当第一个人,不索取回报的时候,那爱心一个传递一个,就会源源不断了!

        李大虎点了点头,“赵叔,您要是有时间,晚上去家里吃个饭,叫上婶婶一起!”

        赵中兴没拒绝,他年纪也大了,谁知道,还能活多久。

        没准下回,李金凤他们回来,他也死了。

        “我去叫你婶婶!”

        赵中兴去屋里叫老伴儿应春花。

        听说是李金凤来了,应春花去后院杂物房的大酒缸里,舀了一壶酒出来。

        这些年,村里日子好过了,就有人重新酿粮食酒了。

        味道又甘又醇,应春花每日睡前,也会小酌一杯。

        这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