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施巧计炸了军火库 1(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十一,施巧计炸了军火库    1

        姚家桥本地很少有划船人家,这里的水域面积不宽,水的深度也有限,所以煤炭都是靠肩挑!李七要姚贵想办法搞两艘小船,姚贵感到一筹莫展。

        说来也是巧,正在姚贵焦头烂额的时候,他那外甥过来看他了。姚贵家在当时当地也算是个中产阶级,他有一个胞姐早年远嫁湖北。是当年他父亲在四川做瓷器生意认识了一个湖北人,两个颇为投机,就结拜为兄弟。湖北人来姚家桥做过客,看到姚贵姐姐刚刚学步的憨态可掬,殊为可爱!就对姚贵的父亲说:兄弟,我们有缘结拜,这份感情不容易!如何维持友谊长久呢,我们干脆做一个儿女亲家!

        那时候姚贵的母亲正怀着姚贵,腆着个大肚子从里屋走出来问:大哥,大嫂也怀孕了?

        湖北人说:我是说你这个在地上爬的小丫头。我家的大儿子五岁了,想和你们打亲家!以后我们就世代是兄弟加亲戚了!行不?弟妹?

        姚贵的母亲一口答应下来:那肯定要得!贤兄家比我们家里条件好,能看得上我家妹子,是她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呢!

        就这样,姚贵的姐姐十三岁就送到湖北去成了亲!父亲在世时,姚贵跟着去过两次湖北潜姐和姐夫很恩爱,公婆对她也好。只是连生了两个女孩,公婆希望早日能给他们添个孙子!

        后来父亲去世了,姚贵也长大成家,和姚欣艴老爷是自家兄弟,帮着他管理田地,再也没去过潜江,加上战这几十年到处是战乱,也不再有潜姐家的消息,一晃就是二十多年!现在这个年轻人来说是他外甥!姚贵感到奇怪,自己一直没听说姐姐什么时候生了个儿子了!但从外甥的相貌上看也不怎么像姐夫!外甥看出了姚贵的疑惑,从口袋里掏出一面镜子来,拉着姚贵一起照着笑道:舅舅,您看看我像不像你?我妈妈说如果您不认识我,就这个办法,您就一定会认我的!

        姚贵看着镜子里老少两张脸,竟是一模一样,自己的儿子都没这么像的!哈哈大笑道:还真是我外甥!

        说罢高兴的抱住了他!

        姚贵给外甥泡了一杯茶,指着水烟壶问:抽水烟吗?

        外甥掏出纸烟递上说:舅舅,您抽这个!

        姚贵谢绝说:你这个纸烟劲太大,我还是抽水烟好!

        姚贵边咕噜咕噜抽着水烟边问:你叫什么名字?外甥站起来恭恭敬敬回答说:回舅舅的话:我叫夏文化。我父亲从小就要求我多学文化,长大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可惜我不是读书的料,学文化不咋的,对机器却很感兴趣!现在我是我们县一家机船厂的修理工,什么船我都能修能开呢!

        姚贵一听差点跳了起来:你会开船?你是怎么过来的?

        夏文化说:我是开着我厂里的机船过来的。是这样的,舅舅,武汉一家航运公司一艘机船在我们厂里修理,我负责修好后,厂里让我开出来试试。我从小听父母说,外婆家也住在河边,如果有船就能一直开到家门口!所以我趁此机会回家和母亲大人说了想来湖南,母亲大人很高兴,说在二十几年没有娘家的音信了,我外公外婆可能不在了,舅舅一定在!所以我就顺着长江转洞庭湖,再从湘江转姚水过来了!这姚水没有名气,但湘乡姚家桥就好多人知道!一问就过来了!

        姚贵急切的问:你母亲还好吧?

        夏文化起身回答:回舅舅的话,母亲大人身体很好,就是常叨念姚家桥!

        姚贵说:你坐着说话就是,不要站起来回话。伢子,你父母教育你教得好,彬彬有礼!那你为什么不带你母亲过来?

        夏文化说:本来我也想带着母亲一起回家的,但想到从未来过姚家桥,不知要多久才能找到,怕母亲大人在船上受苦,我媳妇也说现在到处打仗,更怕母亲出意外!所以我就先来探路,明年就带母亲大人回来!

        姚贵高兴的说:好,太好了!

        夏文化出陪着笑。姚贵又问:你的机船停在哪里?

        夏文化说:停在这姚水两里外的一处冬茅坑里。在路上听说姚家桥有鬼子,我不敢开太近,只能藏好再过来。

        姚贵赞许的说:有勇有谋,又有技术,好!文化,你是个年公公,你对鬼子侵犯我们中国有什么看法?

        夏文化忿忿的说:日本鬼子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我恨自己因为家在老母在堂,妻儿幼小受拖,要不我早就想上战场去杀鬼子了!

        姚贵拍着夏文化的肩膀感嘅:我姐姐生了个好伢子!舅舅听了也惭愧啊!

        姚贵忙向李发成告了假,说外甥来了要回家招呼他。李发成过来看见夏文化就笑了:兄弟,还真是你外甥,俗话说的好,娘亲舅大,外甥像舅,日子越过越红火!好,你回去吧,这里有我照顾着。

        姚贵对外甥说:这个老爷也是舅舅的老板,你也叫舅舅。

        夏文化也恭恭敬敬的叫了声舅舅!

        李发成高兴得合不上嘴,连连说:好好!姚贵的家就在姚家桥街上,他有两个儿子,都送到湘乡当学徒去了。家里就自己和堂客过日子。姚贵的堂客看到远方的外甥来了也是非常高兴,热情的招呼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