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黄蓁回过身来,端端正正地俯身一礼道:大人照拂之恩,小女铭感五内,有大人坐镇松江府,小女才不致担惊受怕。

        “张之初久在官场倾轧,自然深知当今理宗皇帝看似仁厚,其实刻薄寡恩,对黄蓁的嘉奖看似在情理之中,

        但只有少数的几个人知道,此番降旨不过是为了济王落水而混淆视线,此中蹊跷不宜宣之于口,

        黄蓁此时得看着繁花似锦,暗地里不知有多少在盯着她,把她看作是朝廷养的钱袋子,

        江南多少豪绅商贾,顷刻间被安个名头而烟消云散。

        朝廷此时又是多事之秋,国库空虚,本来黄蓁是可以偏安一隅,闷声发财的,但是朝廷的圣旨一下,天下尽知,

        黄蓁从幕后走到了世人的眼前,所以说圣旨是道双刃剑。

        何况黄蓁一个孤女,无依无靠,好在她破了这危局,

        那些心怀鬼胎的人,也只好偃旗息鼓,望洋兴叹。”

        “就是理宗皇帝看到黄蓁通过工部递上来的自陈书,也不得不赞一句,此女不凡,心胸格局颇有世家风范,

        更难得的是这番忠君爱国之心,理应奖赏。”

        董宋臣想到荷包里的那一叠银票,会心一笑,不在银子多少,看在小姑娘会来事妥贴的份上,咱家就帮上一帮。

        便在旁凑趣道:“如官家所言,虽说是长在民间,却是个忠君爱国的典范,不论官家赏些什么,都是她的体面,

        足以让她光宗耀祖,也让天下人瞧着,凡是尽忠于朝廷和陛下的,都不会受到亏待。”

        理宗皇帝听着点头不语。

        董宋臣睇了一眼理宗皇帝,又道:老奴倒是有个主意,也不知合不合适,就怕说出来惹人非议。

        噢,理宗皇帝来了兴致道:说来给朕听听。

        董宋臣躬身道:“黄蓁父母俱是不在,口袋里又不缺银子傍身,老奴这里好有一比,恰如那小娃娃端着碗肉羹,

        被群狼环伺,差了层庇护,要不官家您赏她个什么,护身符之类的物件,保她无虞,您看如何?”

        理宗皇帝眼睛一瞪,斥道:胡闹,哪里来的护身符能护住她?把朕比成什么了?

        董宋臣低头掌了下嘴,回道:老奴无状,官家赎罪。

        理宗皇帝把黄蓁的自陈书,在手里敲打着,反复思量后,眼睛一亮道:传翰林院的几位庶吉士来,做这事还是他们的在行。

        董宋臣躬身应下。

        不知道理宗皇帝和几位庶吉士是如何商议的,朝廷赏了块匾额給黄蓁,上书:“衣披天下”据说是官家亲自手书。

        同样的字体还篆刻了一块巴掌大的手牌,手牌背面篆刻一个“令”,有着内制的标识。

        “圣旨由如下:应天顺时,受兹明命,朕膺昊天眷命,兹有松江府民女黄蓁,心怀仁善,上体国家之不易,

        下承百姓之艰难,今特上书于朕阶前,以家藏技艺,整理成册,无偿授业与天下人,惟愿天下人,有衣遮体,有食裹腹,

        朕感其善举,特赐匾额一方,手牌一块,钦此。”

        “如今那方匾额还贡在铺子里的大堂上,刚挂上的时候,都快赶上城隍庙热闹了,大家都把这当成稀罕事,有事没事来瞅上一眼,外地人来松江府也把这当成一景。

        连巡城司都增派了不少人手,夜里这条街上都有人巡视

        掌柜李中恨不得一日擦上回,打烊了都不舍得回家,生怕被贼人偷了去,对我没法交代。

        “我好气又好笑地问李中道:贼人偷它做什么,不能当银钱用,又不能当米吃,还得藏好了不让人看见,

        你可见过有这样村的贼?”

        “您快省省心吧!雀儿嘴快地说道:一不小心漏了出来,挨顿板子是小,要是因它丢了命,可怎么了得,

        贼人可比您会算账,您别在这耗着了,姑娘要家去呢。”

        李中在大伙的劝说下,一步三回头地走了,雀儿看着笑得直不起腰来,在车上和招娣笑了一路,回去又学给阿婆听。

        弄得阿婆也心神不定起来,疑惑道:真的不会丢么?有个万一可怎么好?那是朝廷给我们的脸面呢!

        “雀儿揉着肚子笑道:要是真能如此,倒也省了姑娘许多心,哎呦,您是没见到李掌柜刚才那样,笑死人了,

        那里是怕匾额丢了,倒像是怕祖宗不见了,说着又笑了起来。”

        急的阿婆要打她的嘴,雀儿连连讨饶,笑声不止。

        往事如水墨入画,历历在目,黄蓁嘴角一翘,看着天工巧的规模这两年来厂房面积扩出来不止一倍。

        冯管事这两年也历练出来了,处事越发老练,又培养了几个得力的相助,也能托开身来配合着黄蓁,

        研发布匹新的品种和花色。

        这两年来黄蓁,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此处,技艺越发娴熟,手里的花色和品种,借鉴各家之长,随意配比添加,

        呈现出来的品种,让人眼前一亮,受到各个消费层的认可。

        这也是为什么出让了技法,外地客商却逐年增多的原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