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再失机会(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楚国暂时安生了,不再给秦国捣乱。秦国没有趁机灭掉楚国,丧失了第一次机会,不代表后面没有机会,因为白起的确很厉害。第二次机会的失去确实和老冤家魏国之间的事情。

        这一年,魏国换了国君,魏安王魏园上位,为了内部权力的分配,魏无忌被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秦昭襄王放弃了攻楚,转头伐魏,重新经略中原。话说,楚顷襄王趁机重新收拢东地的兵马,又有了十万人,向西攻打秦国,夺回了十五座城池,又派派庄溯沅水、舞水,通过黔中郡向西南进攻,于是楚国楚国溯长江而上,进入了古代云南,建立了古滇王国,并和秦国讲和,双方暂时休兵,楚国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此事不表,单说秦国攻魏。

        又是战神白起领兵,果然区区魏国抵挡不住,夺了魏国两座城池。魏国败了,意料之中的事情,魏国一看大事不妙,赶紧求饶,割让了河南温县的8座城池作为交换条件。没过几天,秦国又闲不住了,不好意思,就换了一个人,让魏冉率领军队再次打魏。韩国唇齿相依,派兵援助,依旧无济于事,因为这个时候,曾经的兄弟赵国和秦国一块夹击魏国,这次赵国带队的是著名的廉颇老将军,拿下了几(河北大名东南一带)。第二年,胜利后的秦军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继续打魏。魏冉一直打到了魏国的都城大梁城(河南开封),悲催的魏国只好又割地求和,因为秦国的军队已经兵临京城大梁城,不求和就灭国。

        这个时候,秦昭襄王不知道咋想的,又撤兵了。

        估计秦昭襄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耀武扬威一下,谁不听话我就打谁,只要尊敬我,我就放你一马。原因就在于攻打楚国,占领楚国的都城,设立南郡后,南郡并不和秦国的国土相连,中间横插一缸子的就是魏国。楚国向东进,必须拿下魏国,这是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其实魏国最初是第一号种子选手,经过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的变法,国力大增,完全可以全力打秦国,和东方诸国维持好关系。毕竟秦国当时很弱小,也不引人注目,拿下秦国就胜利了一半。魏文侯时期,即便秦国有恩,也频频用兵,就是看到了这一点,向东用兵,秦国会成为心腹大患,一不小心就会收到腹背夹击。因此一直在忍着恩情不报,背着忘恩负义的骂名,一直对秦用兵,牢牢控制住河西之地,即便秦穆公英雄一世,也无法东进一步。可后来接班的魏武侯改变了战略,总想着干掉曾经的兄弟赵国和韩国,甚至和齐国争个高下。视线转向东方,西方自然就疏忽了。可东方那么多国家,一下子得罪了,自己势力再大,也扛不住联军,魏国的悲哀开始注定,尤其是后来连人才政策都发生了变化,有用的人才都流失了,魏国走下坡路的速度越来越快。

        战争的走向说明,秦国已经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强国。可惜,没有正确的战略意识。如果咬定牙关拿下魏国,则迈出了东进的第一步,形成一个契子,直插中原腹地。战略上把强大的赵国和楚国分裂开来,两国不能联合,赵国就危险了。尤其是看后来的局势发展,为了打赵国,倾全国的兵力猛攻上党地区,就是为了占领制高点,打通进入赵国的通道。魏国的地盘是秦国的,则不必这样用兵,兵锋已经在中原,辽阔的华北平原任其驰骋,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威逼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只能采取守势,没有出击的机会了。剩下一个强国楚国,孤木难支,也不敢再启战火,称霸天下的难度大大降低。

        应该说,那个时候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周王朝固有的礼仪阶段,轻易不灭国,即便是灭国,也要留下一块土地,让后人祭祀。估计,秦昭襄王也是这么想的,可以拥有最大的权力,但是不会轻易没掉一个国家,只要你听话,一切好办。怎么听话,挥拳头揍一顿。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其他六国也是这么想的,我是向自己说了算,不是向自己为王。虽然心里想,但是不会做出来,因为大家都不赞同。难度很大,锐气不足,哪有秦始皇的大气魄?

        这不是错,而是历史的局限。

        估计,秦昭襄王已经很满意了。纵横江湖,谁不服就打谁,多么开心。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秦国没有形成统一的战略思想。小富即安,反正自己已经过得很好了,没有必要把大家逼得没有饭吃。从一个人的角度看,这不是错,也没有问题,日子过得很红火,可以了。从一个君主的角度看,后人们容易评价不作为。其实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君主也是人,他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大家都和平相处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省得老百姓受罪。

        当然,时过境迁,谁也不知道秦昭襄王怎么想的。历史就是历史,已经不可改变,没有遗憾,只有选择。秦昭襄王活得年龄很大,什么没有见过,估计他只是想过好自己的日子。后世的秦始皇,一开始并不是他想统一六国,是吕不韦他们想建功立业,一群有野心的人绑架了秦国,建功立业的人谋取的是富贵,没有战争就无法掠夺资源。秦昭襄王时期的人物都是贵族,本身就是高人一等,什么也不缺,缺乏拼劲。至于白起,不过是百年难遇的天生的战争机器,他喜欢杀戮,喜欢打仗,就是为了打仗而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