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酸枣会盟(1/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袁隗之死,一石激起千层浪。

        原本已经是非常紧张的局势,就像是一锅热油里滴下来了几滴水。

        瞬间便沸腾起来了。

        洛阳中的士族子弟,能走的,几乎争着走了,剩下不能走的,也是缩着脖子,尽量不与董卓有什么联系。

        一时间人人自危。

        袁隗董卓都可以杀,更别说是他们这样子的人了。

        相国府中。

        董卓脸上很是沉郁,在他下面,李儒牛辅吕布等人的表情都非常严肃。

        袁隗的尸体,已经是送回袁府了。

        袁隗之死,果然是引起了非常大的动乱。

        贾诩所言不虚啊!

        牛辅叹了一口气,想到之前贾诩跟他说他的话。

        现在几乎是全中了。

        岳父如今将袁隗杀了,几乎是将关东望族都得罪死了,仅仅是一日,洛阳中便逃了不知道多少人。

        而且还有人在逃,只不过此时洛阳各个城门都已经是关闭了,他们现在想逃,也是逃不了的。

        不过这些想逃的人虽然身子在洛阳,但心早就不在洛阳了。

        “袁隗那老小子死了,各位,袁家那边还在闹,这事要如何处理?”

        李儒与牛辅对视一眼,最后还是牛辅站上来,他对着董卓行了一礼,说道“袁家的事情,现在已经不重要了,袁隗一死,主公便已经是将袁家得罪死了,现在想要挽回,已经不可能了,对付袁家岳父想如何对付,就如何对付。”

        现在董卓已经可以随便来了。

        并不是说后果不严重。

        而是将袁隗杀了之后,再杀几个人,也无所谓了。

        董卓看着牛辅的眼神,脸上也有些不好意思。

        他挠了挠头,说道“贤婿说笑了,你们现在,怕是还在生本相国的气?今日之事,日后不会再出现了。”

        牛辅叹了一口气,他刚想说话,不想李儒却是先一步上前来了。

        “相国,现在的事情,已经不在于袁家了,而在于洛阳逃走的那些人,还有朝堂上的臣属,天下舆论,以及关外的乱臣贼子,相国将袁隗杀了之后,渤海太守袁绍,以及后将军袁术,肯定是要聚兵谋逆的,相国此事不得不防。”

        李儒一句话,便将现在的几个主要矛盾都说出来了。

        第一便是如何处置那些逃走的人。

        短短一日的时间,他们又是拖家带口,现在虽然离开洛阳了,然而只要还没有离开旋门关,离开函谷关,董卓只需要让骑兵前去,知会徐荣等人,便可以轻易将他们追回来。

        但是

        追回来的人,如何处置?

        杀了?

        恐怕激起民变。

        不杀

        这些人既然选择逃走,便与相国不是同一阵营的,让这些人留在洛阳,恐怕就像是外面的眼睛一般,时时刻刻将洛阳的消息传递到关外去了。

        而且

        将这些人留在洛阳,董卓一系,遭到刺杀的可能性便会增大。

        不管是杀还是不杀,留还是不留,现在都是一个问题。

        第二,便是朝堂上的臣公们,现在不是逃的逃,剩下来的也当缩头乌龟了。

        处理政务方面,就有些紧缺官吏了。

        这一点倒好解决。

        毕竟李儒手底下,便有不少人想要上位,那些人走了,正是可以培植亲信的时候。

        最不妙的,还是这天下舆论。

        本来这天下舆论,就已经是对董卓不利了,现在杀了袁隗之后,在那些读书人的笔中,相国恐怕是没有什么好形象的。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扫的秦始皇,即便是有举世之功,只要得罪了读书人,便是功过参半。

        与之相同的,还有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等人

        皇帝名声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董卓了。

        也因为那些人是皇帝,所以在他们在世的时候,那些读书人的笔根本是不敢写什么的,但是董卓并非是皇帝。

        那些读书人可不会手下留情。

        只要被那些读书人一经描绘,你就算是没有多少错,他们也可以给你找出错,编出错来。

        更何况

        董相国可不是一个完好无损的蛋,他这个蛋上,满是裂缝。

        那些读书人在这满是裂缝的蛋上,实在是太好找出破绽来了。

        天下舆论一变,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事倍功半了。

        而且

        这天下的赋税,也收不上来了。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第三,便也是最紧要的了。

        关外的那些关东望族们,以袁绍为首,已经是秣兵历马了,现在袁隗一死,他们进攻,便就近在眼前。

        讨贼的檄文,之前都是传出来的。

        董卓听着李儒的话,他倒也是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所以他脸上才显得沉郁。

        “那如何解决?”

        “对于那些逃走的人,以我看,便都放了,就算是找回来,只是徒增防备而已,没多少用处,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