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这是结束也是开始第一章 神州实验室——顶级实验室(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朱献清回到了华夏,景萧然终于可以脱身,再次成为甩手掌柜。

        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景萧然深刻的意识到一个问题。

        这神州实验室的人手不够了,朱献清一个人要掌控整个实验室,也颇为费心。

        还是要招人啊!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上市,药物在临床上开始广泛应用,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开始意识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不简单!

        更何况,随着美国那边生产线完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美国临床广泛使用。

        他们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么推崇,稍稍在网络上一查,便就能知晓所有信息。

        所有人不约而同的给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打上了标签——神药!

        它颠覆了肿瘤治疗的格局,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抗肿瘤方式。

        并且,极大延长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于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第一次进入了所有普通老百姓的视野!

        央视记者王冰,来到樊城采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发团队——神州实验室!

        采访间设在了神州实验室一个普通的实验室里。

        景萧然和王冰,面对面地交谈。

        “景同学,请问您作为华夏或者说是全球,最年轻的顶级实验室负责人,能不能谈谈自己的科研经历?”

        王冰准备了很多问题,事先都和景萧然对过,主要是讲述自己科研地经历。

        “顶级实验室不敢当,神州实验室还在发展,距离顶级还有一段距离。”

        王冰立刻接话道“顶级实验室可不是我说的呢。这可是很多国际权威的专家,他们在各自报道中高度肯定了神州实验室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仅在肿瘤领域,神州实验室就可以或是顶级实验室!”

        “过奖了,我们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您可以说说自己的科研经历吗?”

        “……”

        整个采访,其实就是央视为宣传神州实验室而背书,没有太多含金量的东西。

        但是明眼人就能看出,这是国家层面高度肯定了神州实验室,这个私营的实验室。

        景家。

        景父景母以及景潇潇,全部围坐在电视机旁。

        “哥哥,这是哥哥!”

        潇潇涨红着小脸,在电视上看见哥哥,她十足的兴奋。

        而一旁的景母景父,眼神中除了震惊,更多的是骄傲。

        这可是华夏官方电视台,能够接受央视的采访,那无一不是功成名就的大人物啊!

        今天,景萧然就在采访室里,和央视记者侃侃而谈!

        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儿子,已经成长到如此的地步!

        金景餐饮。

        在一个会议室中,只有三个人,分别是金缈、林萱桐、周祖昆。

        他们面前的是一台电脑,电脑中同样是王冰采访景萧然的画面。

        “原以为萧然将金景餐饮的股份让给我们,是他吃亏了。看来,是他看不上啊!”周祖昆叹了口气。

        金缈点点头“是啊,我昨天刚刚听圈内的朋友说,神州实验室目前的估值,可能是我们金景餐饮的十几倍!”

        三人之中,唯独林萱桐没有说话,美目之中,有欣喜,也有落寞!

        宁安医学院。

        几乎所有的寝室中,都在放映着景萧然的这段现场采访。

        罗昕和室友在寝室里,围坐在一起。

        “哇,景学长太厉害了!”

        “是啊!这么年轻就凭借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为世界顶级学者!”

        “我听说景学长可能拿到今年的诺贝尔生物或者医学将呢!”

        罗昕默默看着电视中的采访,手中还拿着刚刚收到的论文录用通知。

        她的那篇论文,在景萧然的修改下,成功投中,被国外sci期刊收稿!

        校长的办公室中,校长同样点开了电脑网页。

        “看来,我们的优秀校友,可不止吴启明一人了!”

        魔都某高校医学部。

        王拓虽然已经是博士生,但是刚入学,在实验室众人眼里,仍旧是个实验狗。

        “王拓,中午十二点了,你还不去吃午饭啊?”

        姚波是是实验室中资质较老的学生,已经博士三年级,同时还是王拓的同门师兄。

        “师兄,我把最后的实验数据填一下,马上就去。”王拓挠了挠后脑勺。

        “哎,实验是做不完的。”姚波笑道,“走吧,师弟,我请你去吃饭。你入学这么久,我还没好好请你吃顿饭呢。”

        “啊……师兄这……”

        盛情难却,在姚波的坚持下,王拓只好放下了手上的实验,跟着姚波来到学校附近的小餐馆。

        姚波很是豪爽地点了四个菜,三荤一素。

        “师兄,你这是留校申请通过了?”王拓见姚波这么高兴,忍不住询问道。

        姚波是他们导师今年最优秀的毕业生,在读博期已经发表了五篇sci,其中一篇的影响因子超过5分,还参与了数项国自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