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皇后命格(2/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可怕。因此也不敢隐瞒,老老实实道“陛下言重了,那棋谱此刻就在臣的书房之中,请陛下稍坐,臣这就去取来。”说着,就要转身往书房去,手腕却被曹禅一把抓住,只听他眯眼笑道“何须如此麻烦,朕与爱卿同去便可。”

        沈旷心下有些不安,却又无法拒绝,只得与他相携着往书房走去。

        待找到那本棋谱,曹禅只是坐到书案前随意翻了翻,便拢在袖中,道“甚好甚好,爱卿可否借我研读些时日啊?”

        沈旷忙道“陛下言重了。”

        那曹禅听了,便又眯着眼笑了,继而摒退左右,只留国师,沈旷见了,更是纳闷。

        只见国师将房门关严,才对沈旷道“将军可曾找人看过女公子的八字?”

        沈旷老老实实答道“还未曾看过。”

        “如此甚好。将军可知,女公子的八字,是什么命格?”

        沈旷并未答话,心头却升起不祥的预感。

        “乃女子中最尊贵的皇后命格是也。”

        沈旷听了,大惊道“怎么可能。”

        曹禅阴恻恻笑了一声道“爱卿这般反应”

        沈旷忙躬身施礼道“陛下恕罪,臣只是觉得此事太过荒诞。”

        曹禅一边拿起手边的纸笺笔墨,一边幽幽地道“的确太过荒诞,因此,这事爱卿可千万不要对旁人说起。”言毕,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将笔随手一丢,“不过爱卿倒是可以多教教她后妃之德,等她长成了,朕就派人来迎她,许她正位中宫,爱卿觉得可好?”也不等沈旷答话,便又道“只是爱卿要好好记一记这上面的时间,今后在人前提起她出生的日子,可别说错了。”说着就起身领着国师朝门外走去,边走还边道“朕先回宫了,爱卿不必出来送了。”

        沈旷伏跪在地道“臣,恭送陛下。”

        等到他二人走了,沈旷走到书案前,见那纸笺上赫然写着沈氏女筠,建元十年十一月十七日生人。不由得悲从中起,正暗自伤怀时,就听仆婢在门外道“将军,夫人不大好,请您去看一看吧。”

        沈旷心中又是一惊,忙将那纸笺收入袖中,就朝魏琬琰房中来,刚走到庭中,就见家丁追着拿着那张宝弓的沈长松满院子跑,而他边跑还边拿匕首割着那弓弦,高声道“拿把什么破弓,就想换我妹妹吗。”

        他连忙过去夺下他手中的匕首道“胡闹,拿着匕首跑多危险啊,没有教过你吗?”说着,还使劲在他屁股上拍了两下,长松吃痛,嚎哭道“爹爹真的要拿妹妹换这弓吗?我刚才在书房外面都听到了,去问翁翁和娘亲,他们也只是抱着妹妹哭”

        沈旷听到此处,又急又怒“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娘亲还在月中,哪里听得这些。”

        他这样倒把长松真吓住了,一时也忘了嚎,此时就见管家领着郎中急匆匆往琬琰房中去,便撇下长松,赶忙跟在郎中身后问“到底怎么了?”

        管家道“方才小公子到夫人房中不知说了些什么,气得夫人哭晕了过去,老夫人就叫请了郎中来。”

        沈旷闻言长叹一声,待到了琬琰房中,真见她双眼紧闭,满面泪痕,气息也十分微弱,更是把他急得不行,那郎中看过了,也只是摇头叹气道“夫人要放宽心才好啊,月中总这般急怒忧郁,对身体损伤是极大的,弄得不好还容易引起血崩之症啊。”听得众人俱是心惊,待她醒了,忙都好言劝慰她,她却哀哀哭道“什么皇后命格贵不可言,我只可怜我的女儿,待她长成,就要嫁与个已过半百之人,在高墙之中虚度青春,便是再尊荣,生又何欢?”

        沈旷和魏文翁听了她这番话,也是无言以对,一脸凄然,此时,钟夫人却擦干了眼角的泪道“那你的意思,从今日起,便要天天把这事挂在嘴边,让她自小便在凄风苦雨中度过吗?”

        那三个人听了,都是一怔,只听她继续说道“我怎么生出你这么个没出息的女儿,便是可以预见她十七八岁后过得不好,那让她在这之前好好享受人生就行了呀,况且她也不是一到十八岁后就立刻死了,人活一辈子,比男欢女爱有趣的事多着呢,哪里就到了生又何欢的地步。”

        她说着,从乳母手中接过熟睡的婴儿,一面用手指轻轻碰了碰她稚嫩的小脸,一面对琬琰柔声道“琬儿,为娘明白你作为母亲的忧虑,曹禅是那样一个工于心计的人,他的后宫更是一片乌烟瘴气,以后卿卿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可有些事,避是避不过的,你更应该做的,是打起精神来,把你的女儿教得足够优秀,让谁也欺负不了她,这样,才是为她的深远计。”

        琬琰望着母亲的眼睛,她眼中的坚定让她忘了哭泣,呆了半晌,才从她怀中接过女儿,呼了一口长气道“母亲说得是,是我糊涂了。”

        等到她平安出了月,魏文翁夫妇自然也就安心归家了,不过自钟夫人那番话后,他们一家倒真的振作了起来,安安心心呵护起卿卿这颗全家人的掌上明珠来。

        时光荏苒,转眼三四年就过去,琬琰将卿卿的诗三百教到最后一篇时,不到四岁的卿卿忽然问“娘亲,我之前听嫦曦姐姐说,她的师父教她诗三百,第一句说的便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是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