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恶贯满盈(感谢超哥盟主打赏)(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王家主,三日不见,别来无恙啊!”孔县令面带笑容,双手也同样抱拳还礼道。

        “有劳孔县令挂念,今日过来,主要是向孔县令寻求帮助的。”

        “王家主,此话何解?”孔县令疑惑道。

        王莽一挥手,管家带着几个下人,立即打开携带而来的大木箱子,孔县令入眼望去,一片黄光闪过,只见一锭腚黄金整齐的摆放在箱子内,整整的1000两黄金,他看了一会儿,眼神都直了。

        在身边管家的提示下,他回过神,疑惑不解的问道“王家主,你这是什么意思?”

        王莽正色道“这箱黄金我想请县令下令,请县守派兵围剿长乐镇黑狼寨赵信一伙匪徒,事成之后,这箱黄金就算是大人出兵的军资了。”

        孔县令疑惑道“赵信何许人也,这一伙匪徒这是干了什么大事,需要王家主请我派兵出手相助?”

        王莽叹了口气,心痛道“这群匪徒罪恶滔天,恶贯满盈,所过之处,哀鸿遍野,在长乐镇周围那是人见人怕,我大儿子王飞有着一颗为民请命的侠义心,前去除掉这伙匪徒,为孔大人添些政绩,那料到中了敌人的诡计,已经为民牺牲了。”

        孔县令听后大吃一惊“这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我儿的尸身今天刚被下人送回来,这群歹徒太没人性了,我儿死亡是小,就怕就这群匪徒扰乱平安县,到时候匪祸之势没人能够阻止了,到时候郡守大人责怪下来,我怕……!”

        孔县令听后,深思苦索,突然抬头说到“既然这群匪徒如此嚣张跋扈,是时候早点镇压,以免做大。”

        “孔大人英明,我觉得这事不光是孔大人一人出力,都是为了平安县境内治安,应当邀请赵家和李家一同出手,才能达到官民一体,为国为民。”

        “王家主说的极是,我这就叫管家前去邀请两位家主,大家共同商量对策。”

        “只要他们两家出人出力,为平安县治安出一份力,为我儿报仇雪恨,我愿把长乐镇镇上所有的王家产业,做为这次的报酬!”

        孔县令一听,惊讶道“此话当真,王家主愿意放弃此长乐镇上产业做为为儿子复仇的筹码?”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大人只要促成此事,我代表王家愿意放弃长乐镇上所有产业,供孔大人安排。”

        “好,这事就说定了,剩下的我来安排!”

        “那在下就先行告退了。”王莽起身抱拳离开。

        等王莽一走,身边的师爷积极向他说道“孔大人,王莽此人可是老奸巨猾之辈,今日肯让出怎么大的利益,让我等帮忙,可见此事非同小可,大人不得不防啊!”

        孔县令呵呵一笑“这事本县令还不知道,王莽这小子是个愿意吃亏的主,如今愿意为一伙匪徒主动让出长乐镇上所有利益,这就去说明赵信此人不简单啊!”

        师爷连忙恭敬回到“大人心中有数就好,就怕王莽那厮有什么阴谋诡计!”

        “谨慎一点也好,如今这是非常时期,先派人了解一下情况再说吧!如今这事,主动权在我们的身上。”

        于是孔县令立即派人出去,打探赵信一伙匪徒的消息和王家主今日的异常举动。

        长乐镇

        长乐客栈

        要到中午吃饭的时候

        赵信的房门突然想起敲门声,他拿起清风宝剑打开房门,朱恒贵就跟他打招呼“大哥,我回来了,昨晚你没去,那太可惜了,昨晚那姑娘真叫一个水灵,爽的不得了。”朱恒贵满脸兴奋回忆道。

        赵信对他的话不理不睬,直接回屋坐下,收拾好东西下楼而去。

        “大哥,等等我啊!”朱恒贵急忙嘴里喊着,忙跟着下楼。

        “我跟你很熟吗?”

        只听赵信冷漠的声音从楼道转角处传来,他站在原地呆住了。

        半响才回过神来,忙跑着追过去,嘴里还大喊别啊!大哥,我可是真心实意的认你做大哥!”

        赵信听见楼上传来的叫喊,顿时冷笑两声,心里不由得想到“大哥,就是拿出来卖的。”这句至理名言。

        他脚步不停,飞快地来到长乐镇大酒楼,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

        叫来小二,摸出二两银子,叫他上一桌好菜。

        菜刚上齐,就见楼道口出现了朱恒贵的身影,赵信觉得,他比刚相识的时候似乎更胖了。

        这胖子一上来,顿时吸引了整层食客的目光,不亏是只带焦点的人物,有优势,走哪里都受人瞩目。

        他刚才被赵信的言语打击到了,也没过来凑桌,自己也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兜里摸出十辆银子,让跑堂小二上桌大鱼大肉,便痛快的吃了起来。

        酒楼的食客也是关注一下朱恒贵之后,也就没在意了,片刻之后大家就开始吃喝交谈起来。

        没过多久,楼道口就来了一位的老头,这老头大概五十左右,头发花白,还带着一位十多岁孩子,这孩子一副书童打扮,看情形应该是他的弟子。

        两人带着家伙事,直接走到一个偏角,便开始摆弄起来,没几下两人就搭好了台子。

        他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