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有心算无心,不备怎提备(1/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

        因为纵横家搅得天下血雨腥风。

        因此,大汉之后,无论是玄门道家为正统(汉初无为而治)、还是儒家为正统,都对纵横家加以打压!

        乃至于[鬼谷子]这样的书,都被定为禁书,加以封禁!

        不过呢,正如禁止赌博、银书之类,虽有这样的律法,执行上疏松,到处赌档、书铺卖禁书,律法形同虚设。

        由于波及面广,法不责众,也不好大动干戈的追究。

        朝廷只能默认这种状态。不好真的依法来严禁,严禁就必定会生发恐怖的文字狱!

        但是,即便这样,也少纵横人才。

        因为,朝廷引导之下,儒家为正统,科举考的是儒家经典!

        天下士人,有志于科举入仕的,就都自觉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

        什么是圣贤书?

        科举考试的内容——儒家经典,才是圣贤书!

        鬼谷子这样的书,显然不是圣贤书!

        这是邪门歪道!

        看这样的书,是浪费精力!

        你把精力浪费在这上面,岂不就荒废于圣贤书、正经事了?

        家风森严极端的,不仅鬼谷子这样的书不能看,其他的什么戏剧小说也是不能看的!

        ——额,自己是能看的!

        ——主要是家里的读书小辈不能看,必需把他们的精力,圈定在圣贤书!

        这种现象,大体类似于前世家长能看电视、玩游戏,上学的孩子不能,必需用心读书。

        这么千百年的压抑下来,纵横人才就凋零缺乏了。

        而神罗大陆上,长期分裂,诸国相斗,这样的环境,孕育、促进了外交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珐国一个总督在和平条约中挖的坑,炎国内阁高官一个也不能觉察出来!

        在高洁等人看起来,帕基派使臣来主动示好,这就是怕了我了、就是尊重我!

        所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永以为好也”、又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家这么热忱来示好,岂能拒绝、交恶?自然应该应允!与之修好!

        刘玄心下长叹一声,扫了高洁等人一眼,说道[如果与交安总督府签了这和平条约,岂不就是承认了他们在交安等地的统治?]

        他的这句话说出口,高洁等人都是一愣!

        帝国现在大造战舰,建设水师,目的之一,就是想走出海外,展开贸易,赚取暴利呀!

        所谓远交近攻,交安等地就在炎国家门口,又土地肥沃、物资丰富,极具经济价值,自然是攻略的首要!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    号书友大本营    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这必然是要与珐国总督府交恶的!

        虽然要攻略交安等地,但是也要名正言顺!

        如果承认了珐国总督府的统治,那还怎么名正言顺的去打?

        如果要名正言顺,就必需要不承认珐国总督府的统治!

        并且把他们定义暴徒恶魔!

        这样,我炎国举兵去打,才有正义的理由!

        ……

        交安、文单等国所处之地,北面与炎国相连,其山山水水,与神州山水是一体的;另外东西南则三面环水。是个半岛地理。

        在神州王朝的语境中,那块地被称之为[西南诸夷之地]。

        神州王朝鼎盛之时,便会出兵去侵略人家。

        从汉开始,就在交安设立过郡县。

        但是,长久以来,这种统治总不长久。

        因为不长久,当地的士民百姓也没培养出夏民的共识。

        相反,总把夏邦王朝视为敌人。

        反抗不绝!

        曾有王朝,鼎盛之时,发兵三十万去攻打交安。五个月就打下来了,但也只在那里维持了二十年的存在,就不得不铩羽而归。

        失败原因,内外皆有。

        在内,三十万大军远征去打,翻山跨海,调动民夫,成本太大;又需长久占领,就得大军坐镇,就需长久的运输物资去。

        不由国内运输物资,就得就食当地。

        就食当地,又会激化与当地的矛盾!

        为了稳住在当地的统治,又要拉拢当地的官僚豪强。

        这就需要给他们让利!

        那么,成本最终就必然转移到底层平民身上了。

        平民对国家谁掌握政权,其实是没多少感觉的。如果外来政权,让他们得到好处,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还会拥护,所谓有奶就是娘。

        可是,对他们残酷盘剥,他们就会造反!——不管是本土政权、还是外来政权。

        一旦底层造反,就有了汪洋大海,再加上野心家挑唆,夏邦王朝要在当地站稳脚跟,那就难上加难了。

        更要命的是,就食地方会导致军队钱粮自给,独立于王朝之外。会本土化、军阀化,不听朝廷号令。

        而如果成本都有国内承担,那么,这是打下了一块地盘么?这特么是打下了一个爹啊!

        所以,在夏邦历史上,不止一次占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