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长辈们的教诲(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洋洋,你那个什么贡米真能卖一万块一斤?”回去的时候,二伯也按耐不住好奇问了出来。

        这次来舅爷家这边是周洋的奶奶,周洋的父亲周靖国,二伯周建立,老伯周建军,老姑周建玲,大姑周建霞。

        七个人开了两辆车,其中女眷们坐一辆,男士们做一辆。

        周洋立刻回答。“确实定的一万块,但是这大米现在没有名气,买的人太少。

        九月一收割的,直到现在才刚刚卖出去了一份。

        我刚看了一下,卖了十斤,卖了是十万块钱。

        我估计到年底的话,应该能卖掉1000斤或者一万斤,至于说全部卖完,这个我倒没有那么自信。”

        “回头你给我拿几斤,我北京有一些客户也都是资产过亿的,到时候让他们帮你推销一下。”二伯也知道如果这东西真能长期发展,或者说就发展这么一次,也够自己大哥一家发财了。

        一斤一万块,听周洋的口气好像这一次性就收割了十万斤。

        真要全卖出去的话,恐怕整个午安线收入第一,净利润第一的就是周洋了。

        一年纯收入十个亿,净利润十个亿,什么概念?

        这家伙要是种他个上万亩,一年那就是上千万斤,上千亿的营收和上千亿的利润。

        但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能想的出来,这么牛逼的大米根本就不可能在什么地方都能种出来,它的种植环境,一定是非常苛刻的。

        要不然的话,怎么没有其他人种出来?

        大家都是正常人,稍微用逻辑想一下也就明白了。

        这时候父亲说到。“那你老丈人那边知道吗?”

        “我这个大米,现在就咱这些亲戚知道”。周洋还没有来得及跟父亲和这些长辈来说,那就是常如玉的孩子不是自己的,所以他想起诉离婚。

        父亲叮嘱了他一句。“回头这事也跟你老婆念叨一下,让她心里有个底儿。

        别以后咱家发财了,人家父母都不知道呢。

        以后人家还指不定以为咱们是不是瞧不起他这个穷亲戚,发财了就忘记自己的糟糠之妻。

        人家找到咱这边,咱这边怎么跟他说?”

        “你爸这话说的对,从你结婚那一刻起,你就不光是儿子的角色和侄子的角色,你还是人常家的女婿”。老伯这人最是沉默,但一说话就绝对是大道理。

        周洋也都牢牢的记着,因为这些人根本就不会害自己。

        接着,二伯一边开车一边说道。“本来你爸在这儿,有些话我们能说,但不能说太多。

        但是呢,现在你即将面临一个突然暴富的可能。

        我跟你爸是亲兄弟,你爸也从来没有过这么多钱,有些事我也必须替他说一下。”

        “钱这个东西是个好东西,但它也是个坏东西。

        目前从来没有过这么多钱,你突然有了钱,第一想法是不是什么都想买?”

        “嗯,我打算先买辆车,另外再去国外买个农场。”周洋没有掩饰自己的想法。

        还是那句话,这些人是自己的根基。

        二伯继续说到。“买车那都是小事,村里那帮人就是没钱,他分期你得买辆车。

        但这个是小事,最重要的是把你的根基弄牢了。”

        “刚才你爸第一时间就问你有没有跟你老丈人那边说一下,这个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是你的亲叔伯,有什么事我们无条件站在你这边。

        但是我们这些人的力量还不够,你还需要团结更多的人。

        你们年轻人整天玩手机,看的信息都很全面,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你现在是突然要有钱了,可是你没有太大的根基。

        你二伯折腾了一辈子,也没有你这么多的财富。

        但是二伯得告诉你,如果这些大米真的全都变现了,卖出去了,你一定要抓好你老丈人那边。

        咱们两家这边团结合作,哪怕是县里,他也得考虑考虑。”

        一路上二伯虽然开着车,但是他正在用心的教导着周洋。

        周洋也都明白了,那就是团结一切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来成为自己的根基和保护伞。

        为什么很多富豪被人骂而有的富豪却被人吹赞歌?

        就是因为有的人他能直接影响到很多人,很多人跟着受益,才会主动为他吹赞歌。

        而有的人他只知道吃独食,别人得不到好处,自然就去骂他了。

        自己现在有本家亲戚这边无条件支持,还可以加上常如玉她们娘家人的支持。

        只要支持自己的亲戚多了,哪怕是县里有人敢对付自己,自己身边的这些亲戚就会冲在前面。

        所以周洋明白了一些道理,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爸,二伯老伯,等着大米卖出去以后,家里就交给你们了。

        我想出趟国,把这钱在国外买一个私人农场。”

        “这也是一个思路,狡兔有三窟,如果你把钱转移到国外一部分,别人就算是图谋,你的财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