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欧洲的投资布局(2/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的动乱,就更明显了。

        恒隆银行本只是香港的小型银行,客户主要是华人,也因此在东南亚还有一定的基础,相对容易得到认可,后并购对外经贸银行,逐渐向海外发展,但是海外贸易银行本就是为方便移民,在欧洲,北美都没有什么基础,毕竟无论是银行网点建设,还是银行的信誉度,都远远不及香港最大的银行——汇丰银行。

        因为华人众多的缘故,恒隆银行曾经于旧金山建立分行,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也就只剩下一种象征意义。西欧这边也差不多,金融系统发达,恒隆银行立足就成为问题,以至于经营条件反而不如东欧便利。

        不过林吉姆想试,蔡致良也没有反对,只是相对谨慎一些,同意了巴黎,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三个城市,而后再徐徐图之。

        晚些时候,蔡致良召集朱国信,葛瑞德,蔡美慧,赵志远,林吉姆开会,在欧洲共同体经济和政治未来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讨论金河投资及索尔,东来贸易行在欧洲的投资策略,毕竟一旦建立统一的市场,那么在经济领域所呈现的趋势就是集中化与跨国化,从去年开始,这一现象已经在电子,汽车,机械,化工,玩具和服装等领域有所体现。

        而目前的状况,索尔投资选择了汽车,东来贸易行正布局服装业。

        从朱国信至伦敦,赵志远进军米兰,至今也有三年的时间,对于欧洲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也了今日会议的主要资料。相较于年初朱国信的提议,如今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

        “随着统一市场的建立,商品经济将会更加发达,各地区的联系也会更紧密,无论海运,陆运,还是空运,都将会迎来投资的热潮。”葛瑞德倾向于物流于基础设施并不意外,之前也向蔡致良汇报过这方面的想法。

        “八十年代以来,西欧各国发展最快的产业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每年平均以10的速率增长,正因为新兴的高新技术快速发展,欧洲的产业结构相较于十年之前,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朱国信到伦敦,最先遇到的就是英国电信的私有化,对电信行业有一定的研究。

        最终的结果也并不令人意外,主要在金融,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贸易,地产这五个行业,蔡致良只是在会议结束的时候跟朱国信提了一嘴诺基亚的通讯部门。

        处理完这一切之后,蔡致良与蔡美慧,大卫踏上了前往新加坡的航班,而蔡明乐也结束欧洲之行,返回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