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延平郡王挫愈奋(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屡遭挫折,又受了鲁王兵势燃福建的启发,郑成功终于意识到了旗帜的重要性,改奉永历年号为正朔,永历帝册封其为“延平王”(郡王),亦有人称之为“郑延平”。

        从此,他的军队规模迅速扩大,但领土太少,筹集粮饷困难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没办法,郑成功只得挥兵南下。

        其时的闽南,局面极度混乱,明、清的官军你争我夺,以死相搏,土豪、山贼也乘势拥据城寨,相互争并,而且就近向百姓课收钱粮。

        郑成功率部打击闽南的清军,也沿路收服各地的城寨以为粮源,先后攻取了清军占据的漳浦、云霄等地,平定了达濠、霞美等寨,再攻诏安不克,转入粤东,经分水关至潮州一带征讨不合作的零星势力,又第次收服了潮阳以及周边许多山寨,抵达潮州。

        潮州守将郝尚久,虽已随李成栋反清,但曾袭击过施琅、郑鸿逵等部,也曾拒绝过郑成功“联军”的要求,在郑军攻打新墟寨时还曾派兵与之为难,郑成功以其立场“不清不明”为由,出兵击之。

        郝部不敌,退守府城,揭阳、普宁、惠来等县尽被郑成功所部占领。适逢清军再次进攻广东,郝尚久背腹受敌,负气降清,引清军对抗郑军。郑军围城三月不克、士气低落,粮饷接济又困难,不得不解围退回闽南。

        无疑地,通过这次出征,郑成功认识到,一支军队,除了旗帜,还必须要有自己的根据地,这才打定了收取厦门的主意。

        计取厦门不久,郑成功即接到了永历帝令其南下勤王的急檄,命叔父郑芝莞留守厦门,唯恐有失,又让居于广东揭阳的郑鸿逵移师往厦门协防,自己则亲自率兵南下。

        既已奉永历年号为正朔,郑成功便一心要护得永历帝安全,也不顾天气,一路上只管率舰队前行,抵南澳稍作补充后,即又出发。

        至盐州港附近,风暴骤起,亏得主副中军船的两位驾驶,郑成功的主船才没有解体、翻覆,但是,几乎所有船上器具,包括鼎灶都一并丢失,郑成功连饿两餐,直到隔天下午风雨渐歇,主副座船才得以回到岸边跟舰队会合。

        郑成功并没有因此而动摇勤王的决心,不过停顿了两天,继续前进,终按预定计划抵达广东大星所(今广东惠东)。

        郑成功长舒了一口气,却不怠慢,上岸后,立即召集诸将商讨进兵之策。

        郑成功率兵南下勤王不久,清福建巡抚张学圣即得到了消息,冲向命马得功、王邦俊等道“郑成功的主力赶往广东,厦门的防务必定松散,我等正好乘虚攻取厦门。”

        诸将纷纷附和道“所言甚是,别处都在建功,我等也不该袖手旁观,免得落在了别人的后面。”

        镇江总兵马得功却突然道“理儿倒是这么个理儿,而且厦门乃郑成功新建的巢穴,其子其妻均居于此,珠宝财物指定少不了,但是,要取厦门须得横跨大海,我们的船舰不足,又该如何是好?”

        经了他这一提醒,诸将以为然,一齐看着张学圣。

        张学圣笑了笑,故作高深地道“这个无妨,郑成功之叔郑芝豹现在南安,我已命人挟持了他,命其交出船舰渡载我军前往厦门,这个郑芝豹可不同于郑成功,一心要跟其兄郑芝龙归降,没费多大劲儿,他就同意了。

        现在的问题是,居于广东揭阳的郑鸿逵正往厦门赶,我等务须尽快击溃负责厦门防务的郑芝莞,而后迅速地接受厦门的防务,以防备郑鸿逵。

        郑鸿逵虽不比郑芝豹,却最看重亲情,迫不得已,以其母、其兄的性命相威胁,应该也能奏效。”

        诸将闻言,尽皆大喜,马得功却又沉思着道“厦门既是郑成功新建的老巢,若知厦门有失,必誓死相争,我等未必就能守得住厦门,与其跟他死拼,倒不如咱们先抄了他的后路,他必元气大伤,我等慢慢再消灭之,或许能更有利。”

        诸将自然也不想死战,不由又转头去看张学圣。

        张学圣懂得诸将的心思,更知道马得功的盘算,心中不愿,却碍于他乃此次作战的主力,不好直接反驳他,又不想把这责任揽到自己头上,暗自叹了口气道“战场形势千变万化,视情而定吧。”

        马得功明白他在推脱责任,但心中主意既定,领了命只管按自己的主意行动,日后果被逮捕治罪,且不去说。

        单说郑芝莞,见清军来袭,未战先怯,只顾着将财物搬运至私人船上逃亡,让清军轻松地就破了厦门。

        事出突然,董夫人和郑成功长子郑经只来得及携带祖宗牌位避于海上逃过一劫。

        马得功率部把郑家的积蓄、装备掠夺一空,装船回返,恰跟赶赴厦门协防的郑鸿逵及其所部遭遇,郑鸿逵竟果如张学圣所料放过了他们。

        因为形势变化得太快,永历帝又不停地在逃亡,再三反复,郑成功的进军方案才总算定了下来。

        未及松口气,厦门遭袭的消息就传了过来,全军思归,哭声遍闻,原要继续南下勤王的郑成功不得不班师回厦门。

        回到厦门,郑成功斩杀了怯战逃跑的叔父郑芝莞,放走马得功的郑鸿逵深为愧疚,主动交出兵权,自请退隐东石镇白沙,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