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秋旱(2/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

        “我鲁福兰这辈子,唯一能用命去支持的人,只有阁下而已。幸会,墨官。”



        钱竹西也正色一揖,脊背几乎对折:“同样,我钱竹西这一生,能用所有去保其安好的人,也只有阁下了。幸会,稷官。”



        墨家,善机巧之事,精工匠之术,墨家传人,尊曰“墨官”(注4)。



        农家,掌农桑之事,利耕种之术,农家后代,尊曰“稷官”(注5)。



        这是两个不在任何一朝官位上记载的名字,却被无论哪一方掌权者都执揖手礼的人物。



        稷官,一国之农,始于口腹,终于社稷民生。



        墨官,一国之工,始于机巧,终于工建盛世。



        农,工,如同支撑起一个庞然大物的两条腿,也是推动着一个国家向前的轱辘,如同鲁福兰和钱竹西,分属不同的阵营,却是世上最不可分的知己。



        工,始于农,农,支撑起工。



        ……



        愿这个国,如你所愿。



        也如你所愿。



        ……



        当天,待钱竹西回到崔府,已经月上中天了。



        她一身泥土地刚跨进门,就见得崔宴早早得了通报,阴着脸,在廊下等着她。



        “回来了这次秋旱,你出手了”崔宴盯着女子已经黑灰难辨的锦衣,蹙眉,“听说议政晋王那边的稷官鲁福兰也出手了。”



        “不错!小爷我是什么人见着稷官了!往后算功,二圣各一半。”钱竹西心情似乎很好,拧了茶壶就往嘴里灌,呛得连连咳嗽。



        “慢点!你说你,江南钱氏的当家,半个江南的主子,怎么半点没姑娘样儿!”崔宴连忙为她拍背,触手女子的温度,眸底一划而过的温柔。



        崔宴恋恋不舍地放下手,又恢复了冷脸色:“真搞不懂,你怎么那么护稷官。当初搬到我崔府来,也是因为我拿了稷官。你为着她安危,连自家主子也不管了。如今也是,要和她联手,也不念着为摄政越王抢功了。”



        注释



        1.立秋虽过句:[清]胡焯《秋旱》。



        2.代田法:古代治理旱灾,而采取的耕种革新。原句出自《汉书食货志》。参考见(代田法搜狗百科)。



        3.兴修水利:也是古代应对秋旱的办法之一。原句出自《荀子王制》。



        4.墨官:墨家后代的说法纯属小说需要。勿细考。只是想借墨家,来表达一种“工业”的意味,钱竹西代表的一种从手工机巧中脱胎而出的工业思想。所谓大国重工,当然中国这种真的工业应该是从明代发芽。



        5.稷官:农家后代的说法纯属小说需要。勿细考。对应钱竹西的“工业”,鲁福兰代表的就是“农业”,稷官这个官位在古代是有过的。也是主管农事。《史记匈奴列传》:“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钱竹西和鲁福兰这两个人,是一种“工业”和“农业”的相依相存。虽然阿枕笔力有限,无法表达得那么好,但也愿管中窥豹,无愧为文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