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信陵(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凤瑾一行先向南而行,一路上游山玩水,途经青城的时候,还特意去了大禹兰草圣地兰城一趟。

        芷湖上可泛小舟而行,穿梭于水汀之间,可闻兰花幽香四溢,可见岸草郁郁青青。

        草尖之上,    有人踏波而行,眸光潋滟,顾盼生情,蓦然回首,惊为天人,附近花农对此啧啧称奇。

        田园居中,老太傅举杯轻酌,    见凤瑾身旁美男环绕,    自家孙儿却独守皇宫,    忍不住扼腕叹息。

        老少相见——

        楚行之起身相迎:“陛下!”

        凤瑾扬唇上前:“太傅。”

        二人一愣,皆叹道:

        “我已不是陛下。”

        “我也不是太傅。”

        抛却君臣关系,二人亲如爷孙,于是相视一笑。

        “楚爷爷。”

        “乖孙女。”

        一声“爷爷”,让楚行之将为楚辞打抱不平的事抛之脑后。要什么孙子,他家孙女又美又乖,惹人疼爱,不比孙子好太多?

        那糟心玩意儿,都快成老男人了,一个媳妇儿都没娶回来!

        还是孙女儿好,不仅给他带来那么多优秀的孙女婿,还生了个乖曾外孙。

        怎么办,乖外孙是糟心玩意儿在带,不会带歪了吧?

        午饭过后,凤瑾就发现老太傅火急火燎的收拾东西,就要往云都赶,一时大为好奇。

        问之。

        答:“糟心玩意儿媳妇儿都没娶过,会带什么孩子?”

        凤瑾忍俊不禁。

        凤归麟一脸鄙夷。

        谢玄抿唇忍笑。

        沈毅落井下石。

        顾长风满目同情。

        苏北眉眼弯弯,    笑声不绝。

        远在云都的楚辞连连打着喷嚏,张全心生忧虑,小心问道:

        “陛下,可要传太医?”

        楚辞摇头,停下朱笔,抬眸问道:

        “太子可醒了?”

        张全看向立春,而后躬身回道:

        “醒了,正在御花园里走路呢!”

        楚辞揉揉眉心,一本正经的吩咐道:

        “那好,把太子抱来同我学批奏折。”

        张全表情僵硬:

        “陛下,太子殿下才一岁零五十九天。”

        原以为男人会有所触动,不过确实被触动了,楚辞望向窗外阴沉的天色,席卷至空中的落叶,神色变得怅惘。

        “她都离开差不多两个月了,竟然这么久了。”

        时光果真不等人。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低沉却暗含威严的声音响起,让张全心中的庆幸,变成了对小太子的同情。

        可拉倒吧,一岁的孩子批奏折?

        看得懂什么?

        可帝王有令,他一个太监不得不从。

        七日后,    有马车驶入云都。

        从中下来一个仙风道骨、傲雪凌霜的老者,年约耄耋却健步如飞,径直往宫中疾步而去,一旁精神矍铄的老将军根本拦不住。

        “怀瑾兄,慢点儿,慢点儿!

        “陛下现在估计忙着呢,你就不要去打扰他了!”

        前边一身文人风骨的老者冷哼一声,言辞犀利的反驳:

        “慢点儿?再慢点儿,乖乖曾外孙都要被他养废了!

        “一岁批奏折?我当年对他都没那么狠!”

        清凉殿内,正抱着凤景明批奏折的楚辞眼皮直跳,摁了好多次都没用,半刻后杜明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陛下,陛下,老爷来了,气势汹汹的像是要兴师问罪!”

        楚辞皱眉不解,问罪,问谁的罪?

        他继位之后,一直兢兢业业,半点儿不敢松懈。

        楚行之进来后,就将楚辞劈头盖脸的一顿骂,楚辞心中慰藉,祖父肯不辞辛劳来看他,说明已经彻底原谅他了。

        只是,乖孙女,乖曾外孙?

        “祖父?”

        楚行之正满目慈爱的逗着小太子,听到此话将脸一拉,直接凶了回去。

        “我当不起你的祖父,我可不认识你这糟心玩意儿!

        “与你同龄的人,孩子都上几年学堂了,你呢,连媳妇儿都没有,我楚家人有你那么没用吗?”

        楚辞苦笑:

        “人家都走了,您让我娶谁?

        “就算有机会,我娶得了么……如今这帝位都是她让给我的。”

        楚行之不说话了,表情却始终不太好。

        消息传出,朝中确实有人上奏让当今陛下广纳后宫,但那些都是对过往知之甚少的新贵。

        像曹国舅、大理寺卿严浩、工部尚书秦勉等凤瑾在朝期间的老臣,始终老神在在,完全不掺和新帝后宫之事。

        笑话,他们谁不知太上皇凤瑾神出鬼没,已非凡人?

        谁不知新帝是她看上的人?

        她敢放心大胆的将太子交给新帝,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或许太子能堪重任时,她就会回来将人接走。

        但这些,他们才不会告诉别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