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父子间的对话(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挑战梁老师的底线会不会有啥严重后果?

        事实上并没有。

        也不知是不是老余同志半夜在枕边跟梁老师说了什么,第二天早餐过后,梁老师竟然反常地说,要跟外公外婆带圆圆同学去逛逛街。

        这是要给圆圆同学去挑见面礼吗?

        余某人揣测道。

        按照西山的风俗习惯,未来儿媳妇第一次登门后,婆家若是满意,当未来婆婆的,就会给未来儿媳妇一个大红包,或者买些衣物首饰之类的当见面礼,以表示对这门亲事的认可。

        总之,四人就这么走了,把父子俩留在了家里。

        不过余某人能感觉出来,梁老师之所以有这样的安排,一定是跟老余同志商量过后的决定,因为他们一走,老余就极为严肃地拉着他坐到了沙发上,说要再跟他好好聊聊。

        “文钢,你跟圆圆是认真的吗?真这么定了?”

        只不过老余一开口,谈的不是电动车的事,而是他的个人终身大事。

        很显然,老余同志并没有因为儿子的有出息,就真对他的未来到了不管不顾的放心程度,毕竟怎么说他也是当父亲的,该尽的责还是得尽。

        对此,余某人也表示理解,因此他决定跟父亲来上一段短暂但又坦诚的父子间对话。

        于是他立即回道:“那是肯定的,要不我怎么会带她回来见你们?”

        但他的认真,并没有让老余同志轻轻放下,而是接着问道:“怎么这么急着做决定?毕竟你现在还年轻,这事还用不着这么着急啊。”

        “你知道的,我跟其他年轻人不一样,根本就没那么多时间去挑人谈恋爱,因此不如一旦看准了,就直接把她给定下来。”

        余某人的理由又来了。

        老余同志顺着他的话问道:“那你看准了她哪里?”

        “第一,门当户对。

        “从家庭背景来说,他父母也是工程师,跟咱家差不多,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成长经历等,都跟咱家差不多,因此我跟她在一起,在观念上不会有太大的冲突。

        “第二,她自身的优点。

        “别看她长得漂亮,还是当演员的,可事实上她本身是一个三观极正,又能吃苦耐劳,还善良体贴的姑娘,这样的姑娘可不好找。

        “第三,她其实是一个没什么大志,能随遇而安的人,这样一来,只要我有需要,她就能放下她自己的事业,来安心当我的贤内助。

        “第四,我喜欢。

        “就凭这四点,我就已经可以认定她了,用不着再花心思去找别人。”

        余某人一口气就来了一大通。

        而老余同志听了之后,稍稍沉默了片刻,就说道:“那行,只要你自己认准了,我们就尊重你的选择。”

        很显然,在老余同志这里,这一关算是过了。

        其实这是必然的。

        按照老余原本的风格,就是儿子的感情事当父母的尽量不去干涉,谈也好,分也罢,结婚也行,把决定权交给儿子自己。

        只不过昨晚梁老师却给他吹起了枕边风,说儿子鬼迷心窍了,竟然找了个明星当女朋友不说,还说要给他们生孙子了……

        你必须得好好管管!

        这是梁老师对他提出的要求。

        老余同志虽然现在底气足了,脾气长了,但并不是那种霸道不讲理的家长作风,因此他以梁老师好好待圆圆为要求,换来了现在的主动介入。

        介入的结果是满意的。

        不出他所料,在个人的终身大事上,儿子也跟处理别的事情一样,逻辑清楚,有条理,有长远眼光,根本就用不着过于操心。

        那就没啥好操心的了,不如利用这个时间来跟儿子谈正事。

        他很快就把话题扯到了电动车上面。

        每一个三观正的男人都是有理想有事业心的,对老余同志而言,以前只不过是没有用武之地,才甘于平庸,而现在机会来了,他就自然得抓住。

        只可惜过去十多年的平庸,耗费了他太多时间,让他感觉有些跟不上时代了,因此他得抓住一切机会来给自己补课,包括向儿子求教。

        而对于父亲的这种求知欲,余某人不仅理解,还表示大力支持,为了能让老余同志有更大的成就来在家长树立起权威,以帮他制衡梁老师,他不惜倾囊相助。

        “电动自行车这一块的市场前景肯定是非常大的,现在一台摩托车动不动就五六千起步,小车更是便宜的都要好几万,普通的工薪阶层根本就买不起……”

        他又耐心地跟老余同志讲起了电动自行车的市场前景。

        之所以又讲这个,当然是为了将轻魔化的概念彻底灌输给他,来帮他把握好这一宝贵的发展机会,帮华为西山厂来上一记开门红。

        按照他现在的规划,电池技术是掌握在理想手里,电动机的研发是在华为江陵那边,但具体产品的定型、定价、外观设计等,是在华为西山厂这边,也就是把握在包括老余同志在内的华为西山厂领导手里。

        概念越清晰,定位越准确,就越能推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